关注我们

公无渡河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 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语文试题 03-0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公无渡河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
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写黄河西来,咆哮奔腾,而“触龙门”,又有“鲤鱼跳龙门”之意,意在表明 作者心中的宏图壮志。
B.从远古河害到滔天洪水的平治,诗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写了“大禹治水”的典故,洪  水得治,却留下“茫然风沙”。
C.诗歌的下一节,诗人痛诉狂叟溺死波浪,流浮东海,终于作了巨若“雪山”的鲸齿冤  魂,此处用了夸张手法。
D诗歌最后,诗人一变双行之体,只写了孤单的一句“箜篌所悲竟不还”,便掷笔而叹,其悲不忍卒“写”。
15.李诗比课文中出现过的《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更具悲剧色彩,请简要分析体现在哪里。(6 分)

14.A(“触龙门”只是在表现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
15.两首诗均写了狂夫“渡河而死”的悲剧,李白诗的悲剧意味更体现在用大量笔墨渲染黄河汹涌气势,及大禹治水后剩下“茫然风沙”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 分)除了妻子的劝阻,李诗还写了旁人的冷漠,侧面烘托出狂夫的悲剧。(2 分)李诗还想象狂夫死后的景象,挂在白鲸的巨齿间,箜篌悲声不绝,将悲剧推向高潮。(2 分)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