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有寄 [宋]苏轼 为向东坡①传语,人在玉堂②深处。 别后③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语文试题 03-15
古诗文阅读
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3)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
【答案】    (1). (1)甚,很    (2). (2)只是    (3). (3)同“慧”,聪明    (4). (4)怎么,哪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良”,古今异义,甚,很;“但”,古今异义,只;“惠”,通假字,同“慧”,聪明;“焉”,一词多义,有“兼词、句尾语气助词、疑问词”等用法,这里是疑问词,怎么,哪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有寄
[宋]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①东坡:指贬谪黄州时的旧居以及邻人。②玉堂:指翰林院,专门起草皇帝诏书的机构。写作此词时苏轼在翰林院任职。③别后:指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开黄州。④一犁:形容春雨的深度。
14. 根据你所积累的词的知识推断,这首词的“词牌名”应是(    )
A. 浣溪沙 B. 如梦令 C. 相见欢 D. 采桑子
15. 你吟诵“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时,会把重音落在哪里?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答案】14. B    15. 示例:重音落在“归去,归去”上。这首词主要写苏轼在京城翰林院做官时回想在黄州东坡的生活,“归去、归去”突出苏轼对翰林院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黄州悠闲、自由生活的怀念。(如重音落在其他词上,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 浣溪沙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B. 如梦令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C. 相见欢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一叶韵一叠韵两平韵;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等变体;
D. 采桑子: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另有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变体;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的技巧。所谓朗读的技巧,正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它将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此词写于苏轼在京城翰林院做官期间,虽受重视,但既与司马光等在一些政治措施上议论不合,又遭程颐等竭力排挤,心情并不舒畅,因此一再表示厌倦京官生涯,不时浮起归耕念头,故写出这首《如梦令》,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坡之意。因此词中的“归去,归去”应重读,不能一带而过,目的是为了突出苏轼对翰林院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黄州悠闲、自由生活的怀念。朗读的重音要依据人物表达情感的需要来确定。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