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语文试题 03-15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②,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③,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②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③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两首诗词都在说“愁”,但“愁”的内涵各不相同。请加以赏析。

【答案】第一首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深谙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第二首写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解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第一首《丑奴儿》,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第二首《登金陵凤凰台》,前四句以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如今”凤去台空,就连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诗人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了唐的都城长安,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抒发了忧国伤时之情。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