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文言文阅读。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语文试题 04-07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 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 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汉王引兵东定寻夺,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 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 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 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 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群臣皆莫敢言。 于是乃令萧何第一,所食邑多,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琴。
汉十二年秋,躁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何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客有说相 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 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何从其 计,上乃大说。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号辜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亨多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o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 不决/
B.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 不决/
C.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 不决/
D.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 不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秦,指潼关以西的秦朝故地关中地区。项羽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B.趋,小步疾行而前,表示敬意;文中“入朝不趋”是高祖刘邦给予萧何的一种高规格礼遇。
C.孝惠,指汉朝皇帝刘盈,孝惠是其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D.百岁,死的委婉说法。遇有忌讳的事物,不直说该事物,而需用其他的话委婉表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何目光远大,所为异于众将。攻入咸阳时,和众将争分金帛财物不同,他收藏秦朝的文献档案, 使刘邦得以详尽掌握全国地理、户口等方面的情况。
B.萧何功勋卓著,受到刘邦封赏。楚汉相争时,他留守后方,制定法令,安抚民众,补给粮草、兵员。论 功行赏时,被刘邦评为第一,受到封赏甚为优厚。
C.萧何心系国事,不计个人恩怨。重病期间,孝惠帝亲来探望。问及相国的继任者时,他尽管与曹参 不和,但还是举荐了曹参,并为得到合适人选而高兴。
D.萧何功高震主,引发刘邦猜忌。位为相国,功劳第一,然而依然孜孜于国事,深得民心,这引发了刘 邦的提防之心。他以多买田地自污,保全了自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何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
译文:
(2)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译文:

10.[答案】C
【解析】A项遁去何”中“去”一般作离开理解,这样就与前后文意思脱节,也与文意不符。 “何”是萧何,作后一句“常兴关中卒辄补缺”的主语。B项,“群臣”应该作“争功”的主语,而不 是“行封”的宾语;“岁余”不是作“争功”的补语,而是作“功不决”的状语。D项,兼有A、B两项 的问题。原句标点为:“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 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11.[答案】C
【解析】据“孝惠”含义可推知,“孝惠”为谥号。
12.【答案】C
【解析】“举荐了曹参”错,是孝惠帝想让曹参作为相国的继任者,征求萧何的意见。
13.【答案】(1)皇上亲自率军讨伐他(题布),多次派使者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何安抚勉励百 姓,拿出自己全部钱财资助军队。(“将” “使使” “佐”各1分,句意2分。)
(2)萧何购置田地住宅必定处在偏远的地方,说:“后代如果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如果不贤 能,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穷”“师”“为……所”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萧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等到刘邦起兵,做了沛公,萧何做他的县丞,常常督办公务。沛公 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 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等文献资料,并珍藏起来。沛公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汉王能够详 尽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人口多少、民众疾苦等情况的原因,是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 案。汉王领兵东进,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并收服巴蜀,安抚民众,发布政令,使人民供 给军队粮草。汉二年,汉王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镇守关中。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社稷、 宫室、县邑,每做一件事,萧何总是奏明汉王,经汉王同意,准许施行;如果来不及禀报汉王,有些事 就酌情处理,等汉王回来再向他汇报。汉王多次弃军败逃,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补充军队的缺 额。汉五年,已经杀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 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攻占城池,夺取地 盘,功劳大小各有等级。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 赏反而在我们之上,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 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 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封 赏的食邑很多,恩赐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汉十二年秋天,,蒜布反叛, 皇上亲自率军讨伐他,多次派使者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何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己全部钱财 资助军队。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您灭族的日子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够再 加功吗?您当初进入关中,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您,您还是勤勉地处理政务,赢得 民心。皇上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害怕您震撼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 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谋,高祖才非常高兴。萧何素来和曹参不和睦,到 萧何病重时,孝惠皇帝亲自去探视相国病情,趁便问道:“您如果故去了,谁可以接替您呢?”萧何回 答说:“ 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孝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得到合适的人选 了 !我死也不遗憾了!”萧何购置田地住宅必定处在偏远的地方,说:“后代如果贤能,就学习我的 俭朴;如果不贤能,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孝惠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