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陈与义① 管宁白帽②且翩跹,孤鹤归期难计年。 倚杖东南观北变,伤心云雾隔三川③

语文试题 05-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陈与义①
管宁白帽②且翩跹,孤鹤归期难计年。
倚杖东南观北变,伤心云雾隔三川③
江湖气动春还冷,鸿雁声回人不眠。
苦忆西州老太守,何时相伴一灯前。
【注】①陈与义:洛阳人,两宋交替间的杰出诗人。②管宁:东汉末年隐士,学问渊博,品德高尚,屡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为表清白高雅的节操,常常戴高大的白帽。③三川:指洛阳,此处代指当时沦陷的中原地区。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以管宁及孤鹤自比,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透露出孤高自许的品格。
B. “倚杖东南”表明诗人身处东南,年老拄杖,“观北变”说明诗人时刻都在关心着时局。
C. “三川”被云雾阻隔,暗示收复中原失地并不容易,道阻且长。
D. 尾联运用想象的手法,转换时空,展现了一幅与朋友相聚的温暖画面,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情感上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相同。
15. 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4. D    15. ①对时局的担忧。诗人身处东南却“观北变”,也因恢复中原大业“云雾隔”而伤心失望。②对北归的渴望(希望收复失地)。诗人滞留南方,因归期无计而伤感,因鸿雁声回而夜不能眠。③对朋友的思念。尾联上句用“苦忆”直抒胸臆,下句用想象与友相聚的画面来表达诗人对老友的思念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情感上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相同”错,陈诗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尾联上句用“苦忆”直抒胸臆,下句用想象与友相聚的画面来表达诗人对老友的思念之情;而李诗表达对妻子的思念,诗句意思是“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芯”,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手法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这是一首感怀诗。首联上句运用管宁戴白帽的典故表现自己清白高雅的节操,下句以“狐鹤”作比表达渴望回到中原的情思。颔联上句承接第二句,“倚杖”言自己年老,“观百变”言自己等待时机,收复失地;下句表达悲伤失望之情,中原被云雾阻隔,什么时候能收复呢?颈联紧扣“春夜感怀”,“江湖气动”“鸿雁声回”写春天到来,“春还冷”“人不眠”写感受。春天来了,感觉不到多少温暖;鸿雁北归了,人却滞留南方,令人神伤。尾联表达期望,政事令人失望悲伤,希望与朋友相聚,以抵有家难回的不幸。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手法和情感错误。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