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记叙性文章(15分) 劝农 许东林 ①我小时候,春三四月,顶着暖阳去田间给正在劳作的父母送茶水,往往会撞见三五个特殊的客人。

语文试题 07-21
记叙性文章(15分)
劝农
许东林
①我小时候,春三四月,顶着暖阳去田间给正在劳作的父母送茶水,往往会撞见三五个特殊的客人。他们戴着崭新的草帽,连串在草帽上的帽带子都是干净的白色,而且也不系,垂下来,在胸前晃着飘着。那时候,我的父母戴的草帽日晒雨淋,都是灰旧灰旧的,那帽带子也从来都是极其认真地系在下巴颌下。
②他们走过田间,会响亮地和我的父母打一声招呼,偶尔会停下来,对着田里的庄稼,伸出胳膊,指点江山一番。我那时好奇,就问父母他们的来历,母亲答得甚是模糊:是乡干部,下乡检查!
③直到读了《牡丹亭》,我才知道,当年他们的下乡检查,其实就是“劝农”。《牡丹亭》第八出就名为“劝农”,地方官员在春天下乡,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劝农这事,细究有《诗经》的古风,《诗经·甘堂》里的那位召伯,南巡之时,就曾端坐在蓊郁的棠梨树下,劝农教稼。“乍晴膏雨烟浓,太守春深劝农。”雨过天晴,春光烂漫,杜丽娘的父亲南安府杜太守,身在衙里,担心那远乡僻坞的地方,有人抛荒游懒,不肯及时春耕春种,于是命人置办劝农的花和酒,一行浩浩荡荡下乡来。但见得,田夫出粪,牧童骑牛,采桑的在桑阴下,采茶的胜采花……于是满心欢喜,一一赏花赏酒,一派官正民勤、官民同乐的清平气象。这便是劝农了。
④我想,劝农在中国古代,一定是一件极其神圣极其隆重的事,连一部主题逃不过“爱情”两个字的《牡丹亭》,都没落下“劝农”这一出。回头看那些流传久远、诗一样美的农谚里,也竟有不少劝农之声的。“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连布谷鸟的“咯咕咯咕”的叫声都被译成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读起来像进行曲,一拍子赶着一拍子。由此想见,知府大人下乡劝农的那一天,一定是个节日了。
⑤“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的这句诗里藏的典故说的是,远古时候有个蜀国,国君叫杜宇,号望帝,他在位时勤政爱民,重视农业生产,常常教导老百姓怎样遵循农时,种植庄稼,深受百姓拥护。他死后,依然深情眷眷地关怀他的子民,灵魂化作杜鹃鸟,每逢清明谷雨、立夏小满时节,便在田野上一声声鸣叫,提醒蜀民们要及时地播种、插秧。如此,望帝的“春心”,原来是一颗殷殷的劝农之心啊。
⑥如今,我已经很少能看到那戴着崭新草帽下乡劝农的干部了。我去山中访友,坐在车子里往窗外看去,视野里常常闪过一块又一块寂寞的抛荒田。那些曾经的稼禾人大多数都已纷纷奔往城市去经商或务工。良田也已欢欢喜喜卖给企业家们建厂子。春天来了,红杏花深,菖蒲芽浅,我走在高新大道上,所见皆是高大崭新的厂房,偶尔也会碰见英姿勃发的广告牌。
⑦其实,我是不该有这样的一丝惆怅的,在一片“劝商”的声音和色彩里,我还惦记着那个“劝农”的节日。但是,毕竟,劝农,它曾经是贴在农耕文化浓厚的古中国胸口上,那颗赫然醒目的朱砂痣,有喜庆吉祥之气。且就像怀念一首诗、怀念一粒粮食一样,在心底惦记吧。
18.文中写了哪些与“劝农”有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三点。(3分)
19.请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视野里常常闪过一块又一块寂寞的抛荒田。
(2)劝农,它曾经是贴在农耕文化浓厚的古中国胸口上,那颗赫然醒目的朱砂痣,有喜庆吉祥之气。
20.文中引用《牡丹亭》《诗经》以及李商隐诗里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2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