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质疑”似乎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23岁的青岛女孩鲁若晴被确诊患有白血病后,在微博中记录抗癌故事

中学生作文 09-28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

  【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景的限制:材料提供了两则不应当被质疑却仍被质疑的事件。一是青岛女孩鲁若晴在微博中记录自己的抗癌故事,其行为既能激励其他癌症患者的抗癌斗志,也能为医务人员治疗白血病提供资料,却被网友和媒体怀疑是有人在炒作并从中获利;二是河南商丘官员每天携妻子以捡垃圾的方式晨练,既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环境,可是当得知“街净哥”是一名官员时,不少人便开始怀疑他是在作秀和炒作。本是富有正能量的行为,却被网友带着“习惯性”思维进行质疑。这是材料提供的真实情境,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2.典型任务的限制。请以“‘习惯性’质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考生要写的不是正常的质疑,不是做学问搞研究时的质疑态度,而是材料中限定的“习惯性”质疑,即习惯于带着有色眼镜,以个人的狭隘心理怀疑他人的行为动机,即便是好事,也不往好的方面想。考生写作时必须综合材料内容,审清“习惯性”质疑这一概念,把握准写作对象和主题。3.价值判断的限制。“质疑”态度本是好的,但材料提供的“‘习惯性’质疑”却不属于这一范畴。命题人对网友“习惯性”质疑的态度是否定和批判的,考生在写作时要把握好价值倾向,不可违背材料中给出的价值判断,不能赞扬材料中质疑者的行为。

  开放性1.写作立意是多元的。写作引导语要求以“习惯性”质疑为主题进行写作。考生可以思考“习惯性”质疑的性质、危害和影响,可以探究“习惯性”质疑者的心理态度,可以探究“习惯性”质疑产生的原因,也可以思考如何消除生活中人们的“习惯性”质疑等。虽然材料限定了写作的关键词,但考生可以从多方面构思立意。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可以就材料中的两件事进行分析,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习惯性”质疑事件进行探究,还可以联系阅读积累中与这一主题相关的素材构思写作。只要能紧扣“习惯性”质疑这一写作主题,均为符合题意的内容。3.文体自由。对于材料中的“习惯性”质疑行为,考生可以感性表达,写成记叙文;也可以理性思考,写成议论文。解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选取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习惯性”质疑现象进行命题。试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思考生活,辨别是非,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用自己的文章干预社会,激浊扬清。

  【立意】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远离“习惯性”质疑。2.保持阳光心态,拒绝“习惯性”质疑。3.可以质疑,但不可习惯性质疑。4.理直气壮回应“习惯性”质疑。5.变“习惯性”质疑为习惯性相信。

  【结构】首先引用材料,顺势提出论点——只有远离“习惯性质疑”,才能尽享美好生活。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要想远离“习惯性”质疑,必须抛弃过分敏感和过度警惕的心理。要想远离“习惯性”质疑,必须树立阳光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最后重申论点,照应开头和标题。

  【素材】1. 学会质疑本是一件好事,但不知从何时起,部分国人却学会了“习惯性”的质疑,比如前面媒体网络所报道过的“雷锋日记是假的”,“邱少云也是假的”等等。总之,只要有什么轰动之事一出,总有一部分人以“假的”视之,搅乱民众视野而让民众陷入矛盾之中。当然,我们不排除那些报道之中难免有假信息鱼目混珠之情况存在,不过,笔者认为,“习惯性”质疑总还是不可取的,“质疑”英雄、好事等此类正能量的东西更是不应该。

  为何有“习惯性”质疑出现,笔者认为,主要的因素大概有两个。首先是质疑者多疑的性格决定,由于多疑,所以对任何事情都不敢相信,有时甚至连眼见都不能为“实”。其次就是质疑者不正常的心态使然,之所以质疑,是因为想用唱反调的方式吸人眼球,引起人们的关注。前者是性格缺陷,从道义上还可以理解,但后者是出于私利,这难逃道义问题之嫌。前者属于心理病,后者属于社会病,总之一句话,笔者认为,此类“习惯性”质疑就是一种病,而且病得不轻。

  2.质疑大可不必“习惯性”,该疑处疑,不该疑处就信,这才是上上之举。拿《泪》而言,近年来关于大凉山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的新闻从未在公共视野中消失。不管是去年媒体报道的大凉山大量儿童外出打工,还是今年曝光的“大米每10天逢集时才能吃到;肉一年最多吃3次”,以及各类支教照片和信息,都被媒体不断地呈现,大众对此也并不陌生。文中反映的贫困生活现状和医疗费用昂贵问题,是此前报道的大凉山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突出问题。孩子说出了自己生活的实况,抒发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悲情,所写之事合情合理,与生活相吻合,何来“假”意?

  古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之诤言,对于颇具正能量之美事,多点相信又何妨。退万步讲,即使事件有假,倘若能借此将正能量传播,这也不乏为一件功德无量之美事,古之神话、传说不就如此?若《泪》的走红能给贫困的孩子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能引起全民对贫困问题和医疗昂贵问题的反思,即使文章有枪手之嫌,也没必要“习惯性”质疑吧。

  3. 生活有真有假,“习惯性”质疑无视“真”的存在,这是不合理的,是片面的主观主义表现,是地地道道的“认识病”。此外,若用“习惯性”质疑为吸别人眼球以达求取名利之功,这卑鄙的失道义行为,归结为如膏肓之“心病”也不为过。因此,笔者认为,“习惯性”质疑是一种病,此病可不轻,迅速及时治疗方为上上之策。

  4. 习惯性质疑症是指一种利用证据,提出疑问,请人解答的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思维和行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对1070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症”。 “质疑”似乎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一些人一听说有年轻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怀疑是“官二代”意思是说是自己亲属的光;一看到有人不计回报地做好事,就质疑是在作秀。网络上类似的炒作太多了,所以习惯性地选择不相信。很多人都有“习惯性质疑症”,特别是在微博上,人们似乎时刻保持警惕,不敢轻易被感动,生怕被欺骗。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吴睿说,在学习上,经常质疑有助于获得真知。但对待一些人或事,习惯性质疑容易让我们失去理智,变得冷漠。社会学者艾君表示,理性质疑并非谣言的制造者,而习惯性质疑也未必就是真实民意。在社会转型期中,破坏公信力容易,建立公信力难。所以政府等相关机构在面对公众习惯性质疑时,不能只抱有将事草草摆平的心态,而要以人为本,以负责的态度探究真实民意,相信公众的理性,处理好、回答好民众质疑,消解无端的、不理性的质疑,打造自己的公信力。社会需要理性民意,而理性民意是以道德、法律为基础的。如果民意失去理性,失去道德和法律基础,只剩下习惯性质疑,其带给社会的伤害将难以估量。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