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写作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高考作文范文 04-26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现代一些学说理念与中国先哲许多治国治事的理念相符相通:
材料一:西汉刘向《管子·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材料二:《礼记》“天下为公……是谓大同”;2015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
材料三:《易经》“太极阴阳,天人合一”学说;1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逻辑学》“对立统一规律”。
请结合你对以上材料内涵及其关系的理解,就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进步、世界发展关系等,结合自己的所见所知,选择一个角度,写出你的看法与感悟。
要求: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范文】例文: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应该担起的责任。
守护是最好的传承。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英国的哲学家汤思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題,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必须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中汲取智慧。今天的我们要珍惜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深刻认识到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好过去的辉煌与未来的希望,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创新是最好的保护。文化观念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成为我们时代精神的象征。守住文化根脉,弘扬文化精华,通过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NA,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古为今用,使传统焕发新生。
习近平主席在万隆会议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和而不同”的智慧在现代外交的运用。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也是在中华文明中追求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理想的产物。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和创新的载体也是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人——靠有担当的文化人,靠有绝技的手艺人,靠有情怀的开拓者,靠有坚守的本地人。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我们若能追随时代的脚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都能活起来,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必定会拥有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本题共有三个材料,三个材料都是两部分,前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后一部分是当今中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承相通的文化观念。要写出其“传承”关系。材料要求作文方向可以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或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进步、世界发展”的关系。可以就传统文化的新生意义立意,通过时事分析,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或世界的发展提出看法或设想。“结合自己的所见所知”是说要站在个人角度,有生活,有温度。要观点鲜明,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参考立意:(1)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2)继承传统文化,提升中国竞争力;(3)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4)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素材: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