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我眼中的周瑜

高考作文范文 01-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周瑜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只有两囤米,竟借了一囤米给他。周瑜十分感激,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到孙权,提出“三分天下”的想法,受到孙权的赏识。鲁肃又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使孙权看到了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赤壁之战中,鲁肃总领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周瑜病逝,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鲁肃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关羽谈判,单刀会上,鲁肃义正辞严,蜀方无言以对,只得割让三郡。鲁肃病逝,诸葛亮为鲁肃挂孝。孙权称帝时感慨道:“昔日鲁肃就说过会有这一天,看来鲁肃真是有远见呀!”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孙权、周瑜和鲁肃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例文
我眼中的周瑜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要谈的是东吴大都督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一位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的都督。他就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直至三分天下的东吴大都督——周瑜。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公瑾。”当年东吴领袖江东小霸王——孙策在遇刺重伤后,仍苦口婆心地告诫其弟孙权。可见周瑜当时在东吴的崇高地位和重要性。是周瑜,成就了东吴不可撼动的三分天下的地位。也是他,提出“中原地区动乱,以吾等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使吴国无后顾之忧地发展,并逐渐富强。
当周瑜发现鲁肃的才华后,积极向孙权举荐,后来鲁肃为孙刘联盟的巩固、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建立了汗马功劳。最后,在周瑜临终前,举荐死后由鲁肃代替东吴大都督之职,鲁肃果然不负众望。
“曲有误,周郎顾。”“若得周郎顾,时时误抚弦。”据说,周瑜哪怕醉后也能清楚地分清错了何音,可见其琴艺精湛。
“三气周瑜”不过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自己设计的虚事,不过是为了迎合匡扶汉室,匡扶正统主题而已。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但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只可惜天妒英才啊!
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将军帝王对周瑜也有极高的评价,比如刘备评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孙策:“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谐也。”范成大:“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这就是我眼中的周瑜,一个气量宏大、谋略过人、用兵如神、琴艺精湛、才华横溢的“完人”。
以上是我的一点感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学指正。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中,鲁肃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大智慧的人。在紧要关头,借米给周瑜,从而有机会展露才华,被孙权赏识重用。赤壁战前,鲁肃在孙刘联盟中担任联络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战中,鲁肃总领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周瑜临终前,举荐鲁肃接替自己,担任东吴大都督。孙权称帝时称赞鲁肃有远见。材料中,周瑜善于发现人才,又能大胆举荐人才,才使东吴获此大将。孙权求贤若渴,敢于任用人才,能积极评价人才。题目要求从这三人中选取一人,说出感受和思考,并在班级读书会上发言。写作时,既可以就材料中的事件谈感受,也可以突破材料的局限,放眼整个三国的历史,谈感受。文体上,要求写作发言稿,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以及用语。写作中,提出的观点需要有材料支撑。
参考立意:
1.远见卓识话鲁肃;
2.英雄相惜说周瑜;
3.任人唯贤评孙权。
参考素材: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