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语文试题 03-09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内容,完成文后小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8. 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西城杨柳弄春柔”一句点出初春时城西送别之景,“弄”字写出春风拂动柳条,轻柔多姿的样子。作者把景物写活了。
B. “动离忧,泪难收”写出内心离悲之重,动不动就产生的离忧之感让人泪流难停,感人至深。
C.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用略写手法,突出今日友人不见,引发下文时光流逝带给人的悲愁。
D. “恨悠悠,几时休”与“流不尽,许多愁”内容呼应,将心中愁恨与无尽流水融为一体,写出不尽之愁绪。
E.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与“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都是虚写,回忆记忆中离别时的情况。
9.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答案】8. BE    9. 共同点:都运用了(化虚为实)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不同点:(内容不同)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B项,错在“动不动就产生的离忧之感”,原文是说“西城的杨柳逗弄着春天的柔情,让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作者产生的离忧之感应该是“杨柳弄春柔”的结果,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
E项,“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是说“等到柳絮飘飞、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不是回忆记忆中离别时的情况,而是对将来的想象。
故选BE。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语言的比较鉴赏和综合评价能力。注意题目要求,既要答同,又要析异。要结合词句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两首词的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滔滔不绝的江水,都抒发了愁绪的绵延不绝;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从泪水写愁,写法曲折;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家国之仇。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儿女之情。可见手法和内容都有不同之处。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