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屋 吴伯箫 屋是挂在山坡上的。门窗开处便都是山。不叫它别墅,因为不是旁

语文试题 07-02

7. A    8. (1)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整篇散文就是主客之间的一场对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发读者的认同感。
(2)结构精巧,以春夏秋冬的季节变迁为线索。
(3)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展现了山景生机勃勃、情趣盎然、五彩斑斓。
(4)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的结合。把内心情感的色彩涂抹在一切自然物上,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5)引用。将古今中外的名言典故,赋予景物以文化的底蕴,使之显得格外空灵隽永。
(6)意境的精深。以审美意象点燃的情感火焰,在跃动的热情中展现出的博大宽容的人格,显示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9. (1)与自然的交流中寄予了自己的无限希望与远大抱负。
(2)自得其乐,充实的精神生活。
(3)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4)对自然对人生的信心与热爱。
(5)展现出博大宽容的人格。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A项,“文章前半部分主要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分析错误,文章前半部分通过描写山中独特的环境来表达出对山中景致的喜爱之情,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故选A。
【8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把握其艺术特色。
这篇散文很“精致”,下面结合文本分析如下:
(1)人称的选择,很有特色。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经历,抒发了感受,这样就给人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可是,我得告诉你,秋来的山屋是不大好斗的啊”“原来我已跑远了”。文章绝大部分篇幅使用第二是人称叙述,“你”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作者”,或者干脆就是虚拟的不存在的什么人。用第二人称叙述,有一种与读者面对面的感觉,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两种人称相结合,使整篇文章形成了一场主客对话,便于抒发情感,显得十分“精致”。
(2)结构精巧,全文以春夏秋冬的季节变迁为线索进行景物描写,主线清晰,枝节鲜明。如“在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要是夏天,晌午阳光正毒”“夏夜,自是更好”“偏偏墙角的秋虫又凄凄切切唧唧而吟”“最可爱,当然数冬深”。
(3)运用了多种修辞,调动了多种感官,展现了山景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表达了作者沉浸其中的喜爱之情。如“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中的春天给人带来的惬意。再如“老鼠都会瞅空出来看看景的吧”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山中景色的优美。又如“远处有乡村味的犬吠,也有都市味的火车的汽笛”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写出了山中与都市生活的不同,从而表达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又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引用了古诗词,写出了山中景色的宁静与美好。
(4)作者选取了山中独特的意象,营造了精深的意境,如春天的鸟鸣、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虫唱、冬天里乡老的闲话,以审美意象点燃的情感火焰,在跃动的热情中展现出的博大宽容的人格,显示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通读全文,领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结合文本,对作品中流露的情感态度,分析如下:
(1)本文写于1934年,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作者描写的这间处于山中的“山屋”,有着与喧闹的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作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又表现了在乱世中其内心充盈的精神生活。
(2)作者描写的对象无非是山中的鸟、兽、虫、树、太阳等,赋予其人格化,展现出博大宽容的人格,如描写秋夜“野兽踏落叶的悉索声”,没有写“饿狼”与“饥狐”有多么凶恶,而只写了“头皮发胀”,要“蒙头睡觉”。
(3)当时,国家虽然处于最艰难的时刻,作者没有消沉,反而表现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描写山屋的四季环境,在与自然的交流中,表现出对生活寄予了自己无限希望与远大的抱负。如“路那边邻家的小孩子,苹果脸映着旭阳,正向你闪闪招手,烂漫的笑”写出了山中人的乐观心态;“雪夜闭户读禁书”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点睛】如何探究散文的意蕴和艺术构思?
作品的意蕴是指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蕴、道德意蕴、政治意蕴、历史意蕴、情感意蕴、生命意蕴、审美意蕴等多种内容。江苏卷重点探究的是作品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蕴。
作品的意蕴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角度”是对作品的一种横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形象、主旨、语言、技巧、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作者的思想经历、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层面”是对作品的一种纵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意义层面、思想层面、价值层面、审美层面等。
对散文来说,最重要的探究方法就是“因形悟神”法。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不同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据此来探究其思想意蕴、情感意蕴等。
文学作品中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探究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这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作者;②读者;③作品中的人,有内涵的景、物;④作品表面;⑤作品内涵;⑥作品背景。这类探究题答案基本都是文章多层内容的高度概括,需要准确切分文章相关区域的表述层次,并能高度精练地进行语言概括。这类题答题时要分点作答,答题组织由“依据+结论”构成,且答案要全面,不能遗漏。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