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7-9题。 米的恩典 甘典江 ①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②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

语文试题 01-21

B.《说文解字》《易经》中的词句、苏格拉底的话以及西方对麦子的膜拜,既表达了对米的深厚理解,更增强了文本的厚重与力量。
C.文中叙述,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后来,大米开始自由流通,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了。
D.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内涵丰富,语言极富感染力,告诉读者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并非抽象的一种消费符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C.“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错误,文中使我突发恐惧的原因是:要是哪天人们没有了粮食怎么办。“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了”错误,原文是“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故选C。
8.综观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6分)
【答案】“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赐和礼遇,现泛指恩惠。文中的“恩典”有以下意义:①“米”丰富了中华文化;②“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③“米”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④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内涵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文本结构进行梳理,分出段落层次,然后在每一层次中筛选与题干相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本文围绕“米”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米”的认识;写了“米”的外延,南方的梯田;八十年代跟母亲去粮店买米的感受;改革后“米”的含义发生变化,作者对于物质消费与精神追求的感悟;最后写对粮食的敬畏。筛选概括大米的“恩典”包括哪些,要从不同段落中筛选相关语句。
由“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像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可概括出“米丰富了中华文化”。由“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可概括出: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由“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可概括出大米是人类生存的保障。由“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可概括出“大米从土地中孕育化生,米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由第⑥段内容可知,生长米的梯田给人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9.请概括文章的主旨。(6分)
【答案】本文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指出物质富裕后不能过度物质消费,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标题是“米的恩典”,说明作者对米怀有“感恩”之情;行文中,作者先写米对人生存的重要性,再写米的历史意蕴,最后写米的现状、自己对人们过度消费的担忧,以及对自己的反思。结合文中的“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可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遵守心灵的律法;“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反映出作者对米的“尊重”;而倒数第二段联想到“麦子”成为圣餐,来表达自己对大米有同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情。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