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语文试题 03-21

10. B    11. D    
12. 余文低徊凄感/此又一篇之主宰/而太史公操笔谋篇时/所为激昂不平者也    
13. (1)李广不向大将军辞别就起兵出发,心里非常愤怒地回到部队。(2)百姓听说这件事,无论了解的或不了解的,无论年老或年壮的都为他流泪。    
14. 李广多次请求随大军击匈奴,天子认为他年老,不答应;卫青暗中接受皇上告诫,不用李广正面对抗单于;卫青欲使公孙敖立功复封侯,故徙李广出东道;李广率军出东道,却失去向导,落在大军之后。    15. D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 曲折:委屈详情,句意:卫青打算上书给天子详细汇报军情。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副词,才;副词,竟然。
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C.介词,引出对象;介词,表被动
D.连词,就。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遗留下来的文章萦绕着凄切的情感,这又是一篇的主旨,是太史公拿笔写作时,所表达的激愤不平之气啊。
“余文”是主语,“低徊凄感”作谓语,主谓结构表意完整,其后断开,“此”为下一句话的主语,“一篇之主宰”作宾语,这是一个判断句,“主宰”后断句,“……时”,作状语,强调时间,所以其后断句。
余文低徊凄感/此又一篇之主宰/而太史公操笔谋篇时/所为激昂不平者也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谢,辞别;愠,生气、发怒;就,接近,引申为回到。
(2)关键词:知,了解;无,无论;垂涕,流泪。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可知,天子认为他年老不给他领兵出击匈奴的机会;
结合“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可知,卫青暗中接受皇上告诫,不用李广正面对抗单于;
结合“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可知,卫青也不给李广立功的机会;
结合“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可知,李广率军出东道,却失去向导,落在大军之后,错失立功的机会。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帝王的谦称”错,“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
故选D。
参考译文:
(一)
此后两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大举出击匈奴。李广多次自己请求出征,天子以为李广年老,不允许;过了好久又答应了他,派他做前将军。这一年,是元狩四年。
李广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出塞以后,卫青捉到俘虏知道了单于居住的地方,就亲自率领精兵去追赶,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合并,从东路出兵。东路稍微绕远,而大军行军途中水草也少,势必不能集结赶路。因此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部是前将军,现在大将军竟调开我走东路,再说我从年轻时起就和匈奴作战,今天才得到一个机会和单于直接对敌,我愿居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也是密受武帝的告诫,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派他与单于对敌,怕达不到原来的期望。而这时公孙敖新失掉侯位,作为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同对付单于,所以调开前将军李广。李广当时知道这个情况,亲自向大将军表示坚决拒绝调动。大将军不听,派长史下文书给李广的幕府,说:“急速带领部队按照文书中的指示去办。”李广没有辞别大将军就出发,他十分恼怒地到军部,带领士卒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军从东路进军。军中没有向导,迷失了道路,延误了约定与大将军会师的时间。大将军和单于接战,单于逃跑,没能得到战功而回。大军南归横渡沙漠,遇到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见过大将军,回到军中。大将军派长史拿干粮和酒送给李广,并问李广、赵食其二人的迷路情况,卫青打算上书给天子详细汇报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催李广的幕府接受传讯。李广说:“众位校尉没有罪,是我自己迷路,现在我自己去接受讯问。”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右将军独自被送交执法官审处,当死,经纳粟赎罪,成为平民。
(二)
一篇文章感慨悲愤之处,全在李广命运不好、生不逢时的事。篇头“文帝说:可惜呀,你生不逢时”之类的话,已经埋下“数奇”二字,就确立了一篇的根本。皇上“以为李广老,数奇”之类的话,就明确点出“数奇”的表象。传记末记叙李当户早年死去,李陵投降,说“李氏一族衰败了”,又说“李氏名声败坏”之类的话,都是命运不好生不逢时,遗留下来的文章萦绕着凄切的情感,这又是一篇的主旨,是太史公拿笔写作时,所表达的激愤不平之气啊。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