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材料一 “格物致知”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历史试题 05-26

(1)同:探究事物,明天下之理。
异:宋朝,偏重于明道德之善;明末清初,偏重于求科学之真。
原因:19世纪中期国难深重;经世致用的复兴,理学的空谈逐渐失去民心;西方科学的传入;洋务运动的推动。
(2)概况:甲午战后,“科学”一词从日本引入中国;戊戌变法前后,严复等人在其著作中开始使用“科学”取代“格致”; 20 世纪初,众多报纸、书籍、名人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科学”一词,较多社会组织使用“科学”一词为组织命名。
影响:成为部分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加快了中国近代新式经济样式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
【解析】
【详解】(1)“异同”,根据材料一信息“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格物者印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相同点”:探究事物,明天下之理。依据材料一信息“其中最突出的是方以智,创造出‘质测’一词来指自然科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不同点”:宋朝偏重于明道德之善,明末清初偏重于求科学之真。
“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十九世纪以来当西方自然科学以更大规模传入时”、“1874 年,徐寿等人主持创办了第一所民办新式书院”得出:西方科学的传入、洋务运动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从19世纪中期国难的深重、经世致用的复兴等角度补充。 
(2)“概况”,根据材料一信息“甲午战争的失败……‘科学’一词也于1897年前后由日本传入中国。戊戌变法前后,严复……多次使用‘科学’一词……1902 年,‘科学’一词已为部分报纸、书籍所使用。1903年章太炎、谭嗣同、鲁迅等人均已使用‘科学’一词……1907 年有留学日本的学生组织的科学研究会出版了《科学一斑》,1915年有留美学生组织的科学社出版了《科学》杂志”概括得出:甲午战后,“科学”一词从日本引入中国;戊戌变法前后,严复等人在其著作中开始使用“科学”取代“格致”;20 世纪初,众多报纸、书籍、名人、社会组织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科学”一词。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成为部分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加快了中国近代新式经济模式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等角度分析。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