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错采镂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 宗白华 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

语文试题 05-1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9-11题。
错采镂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
宗白华
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这是一种美,“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美。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这又是一种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从魏晋六朝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阶段,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解放。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
这种美学思想的解放在先秦哲学家那里就有了萌芽。从三代铜器那样整齐严肃、雕工细密的图案中,我们可以推知先秦诸子所处的艺术环境是一个“错采镂金、雕绩满眼”的世界。先秦诸子对于这种艺术境界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对这种艺术取否定的态度。如墨子,认为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使人民受痛苦,对国家没有好处,所以他“非乐”,即反对一切艺术。又如老庄,也否定艺术。庄子重视精神,轻视物质表现。另一种对这种艺术取肯定的态度,这就是孔孟一派。艺术表现在礼器上,乐器上。孔孟是尊重礼乐的。但他们也并非盲目受礼乐控制,而要寻求礼乐的本质和根源,进行分析批判。总之,不论肯定艺术还是否定艺术,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批判的态度,一种思想解放的倾向。这对后来的美学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清代刘熙载《艺概》认为这两种美应“相济有功”,即形式的美与思想情感的表现结合,要有诗人自己的性格在内。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诗的“隔”与“不隔”之分。清新如陶、谢便是“不隔”,雕绩如颜延之便是“隔”。“池塘生春草”好处就在“不隔”。而唐代李商隐的诗则可说是一种“隔”的美。
这条线索,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我们京剧舞台上有浓厚的彩色的美,美丽的线条,再加上灯光,十分动人。但艺术家不停留在这境界,要如仙鹤高飞,向更高的境界走,表现出生活情感来。我们人民大会堂的美也可以说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美感的深度问题。
这两种美的理想,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艺术中的美和真、善的关系问题。
艺术的装饰性,是艺术中美的部分。但艺术不仅满足美的要求,而且满足思想的要求,要能从艺术中认识社会生活、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规律。艺术品中本来有这两个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真、善、美,这是统一的要求。片面强调美,就走向唯美主义;片面强调真,就走向自然主义。这种关系,在古代艺术家那里,主要就是如何把统治阶级的政治含义表现美,即把器具装饰起来以达到政治的目的。另一方面,当时的哲学家、思想家在对于这些实际艺术品的批判时,也就提供了关于美同真、善的关系的不同见解。如孔子批判其过分装饰,而要求教育的价值;老庄讲自然,根本否定艺术,要求放弃一切的美,归真返朴;韩非子讲法,认为美使人心动摇、浪漫,应该反对;墨子反对音乐,认为音乐引导统治阶级奢侈、不顾人民痛苦,认为美和善是相违反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节)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代的瓷器和宋代的白瓷是两种不同的美,各有不同的特点。
B.王羲之的书法不讲究整齐、雕琢,不是很有整饰性,体现出一种活泼的生活的表现。
C.作者认为,“初发芙蓉”的艺术作品着重表现作者的思想人格,是一种比“镂金错采”更高境界的美。
D.墨子、庄子都不赞同“错采镂金”的艺术品,主张自然之美。
10.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曾有观点认为:“镂金错采”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使人民受痛苦,对国家没有好处。
B.古人有的肯定艺术,有的否定艺术,这都是一种思想解放的倾向,对后来的美学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C.“池塘生春草”表现出种清新自然的美,其中有思想情感的表现。
D.文章最后写孔子、老庄韩非子、墨子的观点,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论述生泰哲学家对美的不同认识。
11.请结合全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错采镂金”“芙蓉出水”这两种美。(6分)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