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飞翔的黄豆芽儿 我8岁那年,母亲去世了。 奶奶把她领进家门。她的脸很像房前的向日葵,

语文试题 05-20

大学通知书来的那天,我去了蒋叔家。那年夏天,矿区里的两大新闻。一是齐家二小子成了矿上第一个大学生,二是齐家姐弟给继母找了老伴儿。
喝喜酒的时候,矿长说:“赵红霞不容易啊,咱矿上飞出了凤凰,是她用黄豆芽儿喂出来的。”
我给她敬了杯酒,叫了声:“妈。”我夹了一筷子黄豆芽儿,泪流满面。(摘自《新青年》,有删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开篇赵红霞出场时的外貌和服饰描写既塑造了人物形象,又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
B. 赵红霞在得知丈夫矿难中死去后“脚步扭了麻花儿”,表现了她内心的极度悲痛。
C. 赵红霞一来到“我”家便“很不拿自己当外人”,这表明她是个坚强执着的女性。
D. 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赵红霞不幸命运的悲悯之情,读来真切动人。
【答案】C
【解析】“赵红霞一来到‘我’家便‘很不拿自己当外人’”这表明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人,她没有嫌弃“我们”,接下来才有她给“我”洗澡,“很多很多的肥皂泡几乎给我洗掉了一层皮。” 给“我”织毛衣,生豆芽来供“我”读书等等情节,甚至在父亲去世后依然靠卖豆芽来养活我们。而她做的事情体现了她的刚强,“很不拿自己当外人”只是善良质朴率真的表现。
8. 小说中的赵红霞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谈谈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答案】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出场时的外貌描写,表明她是个质朴又有灵气(眼睛也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关于陈年往事的述说,直言“嫁死”,突出了她的直爽(率真)。③把人物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展现性格,小说写了一个物质缺乏的时代,在金钱与人性的考量中突出了她的善良。④其他人物的侧面烘托。如矿长的话表现了她的吃苦耐劳。⑤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如每天搬动大铝盆儿,给豆芽儿换水,风雨不误地生豆芽儿、卖豆芽儿等突出了她的执着、勤劳。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正面描写:独特的外貌“她的脸很像房前的向日葵,很圆很大,眼睛也大;穿着绿色的呢子衣服,上面用金线绣着俗艳的牡丹花,人显得有些虚胖。”眼睛和衣着的特写;个性化的语言,承认自己最初是为了“死嫁”;对人物的侧面描写,环境的衬托,生活环境的衬托,衬托出生活的艰难;特别是社会背景的设置,更加凸显她的难能可贵。  
9. 小说中的“黄豆芽儿”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黄豆芽儿”是小说的行文线索,贯串全文,使情节脉络清晰。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使情节摇曳生姿)。因为她炒豆芽儿而“我”不吃引出矛盾,为下文作铺垫;因生豆芽儿不易而使“我”感受到继母的辛劳,才有了文末叫“妈妈”的神来之笔。③由日常琐事“炒豆芽儿”切入,使故事的开展自然而不做作。④“黄豆芽儿”象征了人性的美好,使故事有余味。小说结尾写“我夹了一筷子黄豆芽儿”,意味深长,感人至深。⑤使情节形成鲜明对比。“我”由讨厌吃黄豆芽儿到后来主动帮继母生黄豆芽儿,情节的变化包蕴的是情感的变化。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小说物象的作用,大都从人物形象方面、环境衬托方面、情节结构、主题、写作手法(以物喻人、象征等)方面来回答,本题“黄豆芽儿”就是继母的人品的象征,在父亲去世后依然毅然担负起母亲的责任,卖豆芽供“我”读书;而且是整个情节的切入点,并围绕着这个点来写的,同时也是生活情节的重要部分,继母就是靠“黄豆芽儿”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前程——考上大学。“黄豆芽儿”是“我”情感变化和情节发展的线索。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