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之间有距离,但艺术和人生并不是漠不相关的两件事。 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

语文试题 07-2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之间有距离,但艺术和人生并不是漠不相关的两件事。
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它们虽是可分别的而却不是互相冲突的。“实际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窄狭。一般人误以为它们相等,以为艺术对于“实际人生”既是隔着一层,它在整个人生中也就没有什么价值。有些人又想把艺术硬纳到“实际人生”的小范围里去。这是误解艺术,也没有认识人生。我们把实际生活看作整个人生之中的片段,所以在肯定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时,并非肯定艺术与整个人生的隔阂。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自相矛盾的。
人生本来就是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如同一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应有的美点。
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都可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陶渊明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最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没有一件和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生命史中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便失其为陶渊明。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这种生命史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每人在某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种景物在某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断不容与另一人在另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的。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捧心颦眉在西施是创作,东施效颦则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枯竭,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现出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艺术的生活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学得有趣味”就是欣赏。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无暇流连风景,这世界便成为了无生趣的囚牢。因此,我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奉赠:“慢慢走,欣赏啊!”
(节选自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生作为整体是多方面的,完满的人生中各个方面是可以分别的而却不互相冲突。
B. 把艺术硬纳到“实际人生”里的想法不但误解了艺术,而且没有认清人生的实质。
C. 好文章整体与部分息息相关,生活亦然,人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是人格的表现
D. 生活不能俗滥,若生活没有本色,总是蹈袭别人的陈规旧矩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阐释了艺术和人生的关系,倡导人们要学会欣赏生活。
B. 文章取譬设喻,把过生活比作写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证了艺术的生活的本质。
C. 第五段举陶诗被误印的例子,证明好文章作为有机体,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
D. 第七段紧扣论点,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多种方法,说理充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开人生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无所谓人生,只有有情趣、有创造、懂欣赏的人生才是实际的人生。
B. 作者认为人生是一种广义的艺术,又说生命史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这显然自相矛盾。
C. 李清照感叹“人比黄花瘦”体现的是闺阁之思状态下的特有情趣,所以能够让人一读就觉和谐优美
D. 艺术的生活是情趣丰富的生活,因此,只要我们放慢节奏,就能够富有生活情趣,生活就会艺术化。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