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

语文试题 01-2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曰∶"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过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赵元昊反,琦适自蜀归,论西师形势甚悉,即命为陕西安抚使。元昊介契丹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琦陈其不便,条所宜先行者七事,继又陈救弊八事。谓∶"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帝悉嘉纳。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论者以重厚比汉周勃,政事比唐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嘉祐、治平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贱贵,礼之如一。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其镇大名也,魏人为立生祠。相人爱之如父母,有斗讼,传相劝止,曰∶"勿扰吾侍中也。"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人谓之"富韩"云。徽宗追论琦定策勋,赠魏郡王。 
(节选自《宋史 ·韩琦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
B.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
C.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
D.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举,指古代一种选官制度,也指科举考试中举,文中指后者。
B.谤,指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也指毁谤,恶意地攻击别人。文中指后者。
C.祠,指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文中魏地人为韩琦建生祠,以表爱戴之意。
D.赠,对建立功勋且健在的官吏加封官爵。本文中指韩琦因功而封魏郡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琦敢于直谏,上奏罢免高官。宰相王随等四人在中书任职少有建树,韩琦连续上奏疏指出他们的过失,结果四人同一天被免职。
B.韩琦心系百姓,解救受灾饥民。韩琦缓收减免赋税,驱逐贪婪残暴和不称职的官吏减少数百种多余的劳役,救活的饥民达一百九十万。
C.韩琦早有盛名,才识能力卓越。他不到三十岁,天下人就已称他为韩公;他天资淳朴忠厚,人们把他和汉代的周勃唐代的姚崇进行对比。
D.韩琦礼贤下士,为国选拔人才。周围人无论贫贱富贵,韩琦都能以礼相待;他以奖励提拔人才作为急务,不因个人好恶影响对人才的遴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5 分)
 
(2)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5分)

答案
10.C.【详解】“明得失”与“正纲纪”相对,“亲忠直”与“远邪佞”相对,“前后七十”不能分开。
11.D.【详解】赠是指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
12.C。【详解】“不到三十”错误,文中“年甫三十”,是指刚刚三十岁;“比唐姚崇”是从政事的角度;“对比”错误,文中“重厚比汉周勃,政事比唐姚崇”文中是可比的意思。
13.(1)译文:王曾声望正高,很少有他奖励赞许的人,韩琦听到他的话,更加自信。(崇,与,益各1分,句意2分)
(2)译文:韩琦很早就有很大声名,才识气度智能卓越,面对大事喜怒不在脸色上表现出来。(蚤,识量,愠各1分,句意2分)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