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就是国之大事。几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其中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 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定域选种

语文试题 03-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就是国之大事。几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其中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
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选种的方法。实验证明,玉米的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的籽粒做种,比用顶部的籽粒做种增产35.4%。高粱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长力强,在结实丰产方面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上部籽粒做种比用中部籽粒做种增产6.4%~10.8%。任何作物随着本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高秆品种改为新培育出的矮秆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单位面积产量比高秆品种增加30%以上。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又使单产比常规品种增产15%~20%。专家预测目前正在培育的超高产品种,将比现有品种在单产上提高近一倍。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2~5℃,覆盖期内地表积温增加200~300℃,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2~4°,海拔提高1000~2000m。由于该技术可应用的作物范围广,一般增产幅度可达30%~50%。同时,地膜覆盖能使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77%~4.55%,每亩土壤蒸发量减少100~150m3。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
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21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极为快速。机械设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也在其中得到应用。如卫星导航技术结合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农业机械按照预设路线自动精准行驶;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的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
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
(取材于王征兵、林维清、薛壮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虽已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但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度重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经济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粮食近期供需虽大体平衡,但并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可以充足供应。因此,从政策层面强化管理,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国家在2019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虽短期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重“量”更要重“质”,积极推进利用现代技术生产绿色肥料。
2009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确立了河南、黑龙江、吉林为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粮食跨区城流通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除了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为保证粮食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新时期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建立多元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扩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尤其是我国紧缺品种的进口。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我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食进口渠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中有粮”,则“心中不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取材于田惠敏、张欣桐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从最近的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来看,粮食价格仍然面临着动荡不安!
首先是美国供需报告的公布,再次点燃新一波粮价上涨,这背后的原因即是饲料供应的紧俏。美国农业部下调全球大豆和玉米期末库存,其中,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下调130万吨,至8430万吨,另外美豆和美玉米单产下调也超出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新一年里的首份重磅报告预示着2021年农产品市场将是动荡剧烈的。
与此同时,全球大豆市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俄罗斯宣布将在2月1日至6月30日对欧亚经济联盟以外国家加收30%的出口关税;由于天气持续干燥加剧减产担忧,南美大豆产量前景不明,供应预期下滑,巴西大豆作物种植推迟3~4周以上,全球大豆供应偏紧,预计国际大豆价格高位震荡。
(取材于《彼岸观察》2021年1月)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物不同,适宜做种子的籽粒所处部位也不尽相同。作物生产性能会随遗传性状的改良不断提高。
B.实施地膜覆盖,一般可以使土地增温2~5℃,并减少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增加灌溉面积。
C.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既可干燥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监测农业灾。
D.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短期内会增加农物产量,也会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危害消费者健康。
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目前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这与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B.现阶段,利用多边贸易体制,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都有助于我国应对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C.通过材料三发现,我国主粮(大米、小麦)基本实现自给,大豆严重不足,这说明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国际大豆价格将高位震荡。
D.材料三图表显示,2020年1-2月我国粮食进口量为1727万吨,同比增长7.4%,预计同年进口总量将创新高,使粮食市场动荡不安。
1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科技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贡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团队致力于耐盐碱水稻育种及改良的研究,2020年10月,“超优千号”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B.2021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00万亩,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粮食产能。
C.“大豆振兴计划”,强调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通过优质高产大豆品种选育,提升良种繁育能力,释放增产潜能。
D.利用遥感监测,以中低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主要遥感数据源,测出近来沙漠蝗虫的“飞行路径”,以防虫害人侵。
17.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8.世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最新定义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手段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按照该定义,保证粮食安全需满足诸多方面的条件,请概括其中的三个方面,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