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别葛使君 王安石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语文试题 07-0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别葛使君
王安石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
轻舟後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注】①置榻:《后汉书·陈蕃传》:“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以“置榻”喻礼贤下士。②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前句点出朋友治政有方,后句则写善政的具体效果,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B. “追攀更觉相逢晚”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的相见恨晚之情,知己之意寓于其中。
C. “谈笑难忘欲别前”既有别前欢笑的具体刻画,也有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心理活动。
D. 颈联具体描绘葛使君治政时礼贤下士、百姓生活安乐的场景,体现了诗人的钦佩之情。
15. 有人认为,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4. C    15. 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是写朋友与诗人别后想象场景,借葛使君之口传达自己的心声。
②想象葛使君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春城,空留下告别之后的惆怅、伤感,从而表现朋友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怀。
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写诗人自己与朋友别后的内心感受,②写诗人送别葛使君后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朋友治政有方的地方,从而表达出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深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别前欢笑的具体刻画”分析有误,本句就是概叙,并不是具体刻画别前欢笑。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能力。此类题属于探究能力要求,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探索追寻。学生在答题时,只要不脱离诗歌,只要不是消极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视为正确答案。所以,做题时,一定多角度考虑问题,结合文本内容陈述自己的见解。本题题目是:有人认为,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答题可以见仁见智,关键在于言之成理。解答此题,先点名自己的观点,即同意还是不同意题干说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比如,同意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可从“轻舟後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这两句是写诗人想象葛使君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春城情景,从对面写来,表达案例诗人与朋友别后惆怅、伤感,从而表现朋友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怀。因为是探究题,本题答案是开放的,当然也可以不同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既然不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那就是从诗人自己的角度来表达的,那“轻舟後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这两句就是诗人写自己与朋友分别后,自己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朋友治政有方的地方,表达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深情。不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题干的说法,答题时都要先点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看法的理由。在阐述理由时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内容,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
【点睛】对于诗词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