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O~14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孝孺幼警敏,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语文试题 08-10

10.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临朝奏事”是一个状语,是“临朝奏事时”的省略,表意明确,独立成句,名词“臣僚”应作“面议可否”的主语,据此排除A、C两项。“批答”是动词,应作“孝孺就前”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B项。
11.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皇帝的长子”错,应为“皇帝的嫡长子”。
12.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中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明成祖答应了,并准备让方孝孺草拟诏书”说法错误,明成祖答应不杀方孝孺是明成祖发兵北平时的事,让方孝孺草拟诏书是明成祖攻破都城后的事,两件事不是在同一个时间点发生的,不能混为一谈。
13.(1)方孝孺却轻视有关文章写作方面的学问,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
(2)派人用割让土地作为许诺,拖延几天,(使)东南一带招募的军队逐渐聚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关键词“顾”(反而,却)、“末视”(轻视)、“明”(阐明)、“许”(许诺)、“稽延”(拖延)、“募”(招募)
14.燕王起兵后,方孝孺拟写征讨诏令和檄文;对抵抗燕王积极建言献策;拒绝为明成祖拟诏书,慷慨赴死。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方孝孺的“从一而终”指的是他衷心于明惠帝,具体表现在他对燕王起兵以及称帝后的态度,筛选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他父亲名叫方克勤,是洪武年间的循吏。方孝孺年幼时就机警聪明,每日读书都可以读一寸厚的书页。长大后跟随宋濂学习,宋濂门下的知名学士都不如他。方孝孺却轻视有关文章写作方面的学问,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太平作为的自己的使命,洪武十五年,由于吴沉、揭枢的举荐,方孝孺得到皇上的召见。明太祖喜爱他姿态和风度端庄整齐,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位正人君子,应该让他的才干更成熟。”礼节性地把他送回去。等到明惠帝即位后,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第二年升任侍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常常咨询他。明惠帝喜欢读书,每当遇到疑问时就召见他让他讲解。皇上驾临朝廷,朝臣陈述事情,大臣当面议论可否,(皇上)有时就命方孝孺到屏风前批示答复。当时朝廷正在编撰《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担任总裁。燕王起兵以后,朝廷商议征讨燕王,诏令、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五月,燕军打到了长江以北地区。方孝孺说:“事情已经十分紧急。派人用割让土地作为许诺,拖延几天,(使)东南一带招募的军队逐渐聚集。北方的军队不擅长水战,(如果)两军在长江上决战,胜负就难以预料了。”皇帝派庆成郡主前往燕军中,陈说方孝孺的意思。燕王没有听从。皇帝命令众将在长江上集结,但陈碹率领战舰向燕军投降了,燕军于是渡过了长江。那天是六月乙丑日,金川门被打开了,燕军入城,建文帝自焚而死。当日,方孝孺被抓进监狱。在这之前,明成祖发兵北平,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明成祖,说:“攻下京城那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请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灭绝了。”明成祖点头答应。这时(明成祖)想让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被召到宫殿后,悲伤恸哭的声音响彻大殿。明成祖从坐榻上走下来安慰他说:“先生不要使自己痛苦,我(不过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问:“成王在哪里?”明成祖回答说。:“他已自焚而死。”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为帝呢?”明成祖回答说:“国家(应当)依靠年长的君王。”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为帝呢? ”明成祖回答说:“这是我家内部的事。”命近臣把笔和纸拿给方孝孺,说:“告知天下的诏书,非先生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上,又哭又骂说:“死就死吧,诏书我是不会起草的。”明成祖大怒,命令在集市(对方孝孺)处以磔刑。方孝孺激愤赴死,时年四十六岁。方孝孺擅长写文章,其文醇厚精深、雄壮豪迈。每写出一篇文章,天下的人争相传诵。永乐年间,私藏方孝孺文章的人判死罪。方孝孺的门人王徐暗中把方孝孺的文章编录成《侯城集》,(方孝孺的文章)因此得以流传于后世。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