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和翁灵舒①冬日书事 宋·徐照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迟思闰月,枫远误春花。 贫喜苗新长,吟怜鬓已华。

语文试题 01-0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和翁灵舒①冬日书事
宋·徐照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迟思闰月,枫远误春花。
贫喜苗新长,吟怜鬓已华。
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
【注】①翁灵舒:翁卷,字灵舒。与徐照同为“永嘉四灵”之一。
13.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冰”“寒”二字点出时令,照应诗题中的“冬日”二字,“自煮茶”带出“事”来,叙写自己在寒冷的冬天,凿冰取水,煮茶品茗。
B. 次联写冬日所见所思,已经是腊月,自然使人想到梅花,可是梅花还没有开放,原来今年是闰腊月,冬天特别长,远处有枫树及早放的春花。
C. 冬日漫长,年关将近,诗人双鬓花白,感叹岁月流逝,愁思无穷。这一切,使他产生了想要搬家的念头,以免眼前景致触动内心的忧愁。
D. 四时代序,流光转移,诗人有感于心,往往借吟咏来寄托怀抱,徐照这首冬日书事诗,虽然是和诗,但自抒真情,精心锤炼,词巧意新。
14.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3. B    14. (1)运用动作描写,如“敲”“煮”写诗人自己在寒冷的冬天,敲冰取水,煮茶品茗。窗外天 寒地冻,诗人煮茶品茗,表现抒情主人公儒雅高洁的形象。
(2)运用对比(或衬托)的手法,“贫喜苗新长”与“吟怜鬓已华”的对比,刻画出抒情主人公 生活贫困、韶华不再的形象。
(3)通过心理描写,由冬天的漫长,年关将近,自己又双鬓花白,这一切,使他产生了逃离农村 的意思,导出了尾联想要搬家,免得再见到这一幕幕景色,触动忧愁。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 感的形象。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和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B项,“远处有枫树及早放的春花”错误,没有早放的春花。远处的枫树,还残留着红叶,在冬天的萧瑟灰暗的背景中,被误认为早放的春花。
故选B。
【14题详解】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意思是:我在石缝间敲开坚冰汲取泉水,冒着寒冷烹煮着香茶。用“敲”“煮”两个动作叙写自己在寒冷的冬天,凿冰取水,煮茶品茗。
“贫喜苗新长,吟怜鬓已华”意思是:生活贫寒,见了新苗自然地产生了欣喜;吟着诗句,感叹双鬓已都是白发。新苗生长,自己年老,两相对比,刻画出抒情主人公 生活贫困、韶华不再的形象。
“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意思是:我想到城中去寻间小屋,在这岁暮搬去住下。一个“欲”字写出了作者的心理,寒冬漫漫,年关将至,年华老去,看着乡村景色,引发我无限愁绪,诗人不由想要搬家,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的形象。
【点睛】诗歌表现手法技巧答题步骤:
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