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旧屋记 桂子 旧屋的设计很有意思,两个卧室装了暖气,厨房却没有。厨房是每天固定要呆够一定时间的地方。冬日,没有地下室的一楼,厨事久了就有些立不住,冻手兼冻脚。

语文试题 01-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旧屋记
桂子
旧屋的设计很有意思,两个卧室装了暖气,厨房却没有。厨房是每天固定要呆够一定时间的地方。冬日,没有地下室的一楼,厨事久了就有些立不住,冻手兼冻脚。父亲说,生个炉子吧。
炉子是从母亲家搬过来的,父亲当了一辈子的技术工人,焊个炉子不在话下,当年院子里摆了一排小炉子,七八个只多不少,都是用来烧蜂窝煤的,陆续被亲戚朋友选走了,它是最后一个。可能从外型上有些欠缺吧,静静地等待了那么多年,长了一身铁锈,最终被我无奈的认领了。
去市场买了几节烟囱,把烟囱的出口架在换气扇旁,小小的炉子就算找到了家,规规矩矩地蹲在那里了。拐两条巷子就有卖蜂窝煤的地方,去定了五百块,蹬三轮车送煤的是个半大的孩子,问过了,十六岁,不想上学,跟着做蜂窝煤的姑父打工,身上的衣袂沾了煤粉,罩着一层黑,脸上也是。半日不到就送上门了,沾着满手满脸地黑粉,把蜂窝煤整整齐齐码在阴面家窗户下,搬完煤,孩子黑黑的脸颊起了红,招呼他回屋洗手,喝水,他憨憨地笑,把手在衣襟上擦几下,接过钱,推着三轮车掉头,走了,给的钱里一般会多两块,是给孩子的酬劳。蜂窝煤码在阴面窗户下,上面是二层的阴台,正好挡住雨雪。
但是生炉子却是个比较麻烦的事。需要在蜂窝煤的窟窿里塞上细小的木材,炉口下塞了硬纸片燃着,然后用扇子不停地搧,弄得满屋子的烟,几次之后,掌握了窍门,在炉膛里垫上三块煤,等于给蜂窝煤加了烟囱,下面的火就会顺着每个窟窿抽起来,盖好盖,不一会儿,烟囱路传出呼呼的抽气声,打开盖子,煤已经红了一半了,温暖扑满了厨房。
楼上也有住户用蜂窝煤的,有时候下来夹一块新煤,换走正燃着的煤块,房主两口子卖菜,日子大概过得紧巴,楼上不时有吵闹声。不要她的煤,推让几次,竟成了习惯,隔三差五地来要煤,每次,总会有不同的理由,关上门,心里总会小小地乐一会儿。
有了炉子,就想着用它做点什么。从母亲那里带一小箱红薯回来。母亲每年要储存两三箱子的红薯,一冬天吃着,母亲把个头小一点,长得顺眼的红薯挑好了,放在小纸箱子里,父亲用细铁丝或线绳绑结实,我骑自行车带回来,在洗菜池冲一遍,不能用手搓,怕把表皮蹭坏了。炉子有两层盖子,一层可以直接扣在炉膛里,堵住和烟囱的通道,小个头的红薯可以放五六个,大点的只能放两三个了,再把上面的也用盖子捂住,中间就有一扎长的空间。半个小时过去,烤红薯的味儿就弥漫了整个厨房了,揭开上面的盖子,用火钳子夹出来,,拍打两下,红薯就可以吃了,挨火近的一面略有焦糊,剥去表皮,肉顺着纹络裂开了,和女儿急不可待地拈了纸巾,两只手轮换着捧着吃,嘴里咝咝,哈着热气,吃得牙齿发烫,含一口凉水安抚下。红薯甘甜软糯,远不是街上大铁皮桶里的烤白薯能比拟的。
封好炉子上班,就会在炉子上卧一大铁壶水,回来,水温温的,洗洗涮涮,很贴心。
还有核桃和苹果。
盖好里面的炉盖,挑不大的苹果搁上去(大个头的苹果烤不熟,容易糊),再盖好上面的盖子,时间不能太长,听到咝咝地声音,揭开,苹果的一层皮起了泡,把上下翻个儿,听到咝咝声了,赶紧套了手套轻拿,熟了的苹果娇嫩,轻拿轻放,晾一会儿,抹去起皱的皮儿,里面的肉汁金黄,像抹了果酱,没有了苹果脆生生的劲儿,多了柔糯酸甜。
与烤苹果的拿捏相比,核桃就粗糙了好多,扔进去,听着盖子里哔哔啵啵,知道核桃在里面跳着,不管它,再等一会儿,掀了盖子,一个个核桃涂了栗子色,敲开,没有了涩味儿,爆出香气。
小小的蜂窝煤炉子,高不过盈尺,把一个冬天温暖了。
(摘自《散文》,有删减)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③段由蜂窝煤引出话题,进而写到了送煤的孩子,作者运用肖像、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孩子的憨厚、勤快。
B. 第⑤段邻居因生活拮据经常找借口来我家要煤,我心里总会“小小地乐一会儿”,可见我并未因邻居的行为感到不满。
C. 本文第⑥段作者认为自家的红薯甘甜软糯,远远超过街上卖的烤白薯,这是因为自己的红薯饱含了父母的关心和爱。
D. 火炉在日常烧火做饭之余,还经常能增添别的生活乐趣,如烤红薯、核桃和苹果,这些都是旧屋留下的美好回忆。
8. 揭示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①小小的炉子就算找到了家,规规矩矩地蹲在那里了。
②小小的蜂窝煤炉子,高不过盈尺,把一个冬天温暖了。
9. 文章题为“旧屋记”,但所写内容却仅是围绕“蜂窝煤炉”展开,请分析作者的用意。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