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语文试题 04-13

1. B    2. D    3. A    
4. (1)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
(2)首先提出“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接下来从“机遇”“挑战”两个方面指出当前艺术创作者存在的困惑,引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用典型事例来论证在今天,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认识现实,指出要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应该“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3)最后强调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目标是把精品提供给人民群众,以此来凝聚精神上的认同。    
5. [示例]赞同。
(1)文学及艺术作品固然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但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2)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创作的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接下来是读者、观众、听众的再创作,只有扎根人民,才能使作品获得最大的丰富与完善。(3)扎根人民同样意味着以文艺为人民服务,正如鲁迅,他着眼于国人思想意识的改变,力图通过文艺达到振兴疲敝旧中国的理想,这正是扎根人民获得创作活水的实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
A项,“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理解有误,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C项,“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错,从材料二第四段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来看,选项采用因果关系分析这两者的关系是错误的。
D项,“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错,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来看,“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有全面认识,“无须考虑”不符合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的能力。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项,“少而精”在文中缺乏依据,原文是“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没有提到“少”的问题。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首先要明确材料三阐释是“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A项,与材料三的连接更紧密,更能体现鲁迅的精神至上主义。
B项,说的是鲁迅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信仰儒家传统的正统家庭,强调的是鲁迅的文化环境,不是说他的“精神至上主义”,所以,该选项不能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C项,说的是鲁迅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强调的是鲁迅的与民族传统的联系,不是说他的“精神至上主义”,所以,该选项不能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D项,讲的是人们也从未忘记“民心”和“人的因素”。该项不是说他的“精神至上主义”,所以,该选项不能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首先要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第一节提出了“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第二节从“机遇”“挑战”两方面指出当前艺术创作者存在的困惑。第三节引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用典型事例来论证在今天,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认识现实,指出要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应该“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第四节讲的是作家要和某人民建立情感关系,其创作与更广大的人群相关。第五节指出新时代艺术家是要把精品提供给人民群众,以此来凝聚精神上的认同。然后对段意进行合并,第二、三、四段段意合并为:从“机遇”“挑战”两个方面指出当前艺术创作者存在的困惑,引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用典型事例来论证在今天,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认识现实,指出要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应该“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
最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按照“首先提出……的问题,接着……,最后……”的模式回答论证思路回答即可。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具体步骤:首先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赞同这个观点”。接下来,结合文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分析自己赞同的理由,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我赞同”,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本题,首先回答“我赞同这个观点。”然后分析赞同的理由。
第一点,“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概括为:文学及艺术作品固然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但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第二点,“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概括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创作的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接下来是读者、观众、听众的再创作,只有扎根人民,才能使作品获得最大的丰富与完善。
第三点,“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概括为:扎根人民同样意味着以文艺为人民服务,正如鲁迅,他着眼于国人思想意识的改变,力图通过文艺达到振兴疲敝旧中国的理想,这正是扎根人民获得创作活水的实例。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