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可以取狭义的理解,指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也可以取广义的理解,包括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之美的感受

中学生作文 07-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可以取狭义的理解,指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也可以取广义的理解,包括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之美的感受力和辨识力,使人的心智和想象力全面协调发展。作家、艺术家要有文学艺术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更要成为时代之美的记录者、揭示者、展现者和捍卫者,成为丑的揭露者和抨击者。大作家、艺术家,都应该是洞察世情的人、情趣高雅的人、爱好美追求美的人,因而必然是受良好美育陶冶的人。
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归根结底是要向人们传达思想情感。读者和观众的欣赏水平高,才能让优质作品被欣赏,劣质作品被摒弃,在社会中实现正向淘汰。歌唱家常把一次演出的成功归功于听众,认为是听众热烈的反应激发了歌唱家的情感情绪,使其水平得到良好发挥。一首好诗出来,人们争相传诵,就会激发诗人写出更多好诗。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读者和观众的反馈、批评家的评论、在社会上的反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的创作。懂文学、爱艺术的接受群体的存在是艺术繁荣的前提条件。人民对艺术的要求、人民的欣赏水准是文艺大树的土壤,是文艺高塔的基座。
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教育,通过感性的培养和陶冶才能实现。知晓一个历史或艺术事实,掌握一个数学物理公式,那是智育,并不是美育,美育更需要潜移默化的功夫。我们可以背熟一些画家画作的名称,或者在网上看到画作图样,但这不能取代我们去博物馆实地观赏画作真迹;我们可以熟记文学常识,但这不能取代我们潜心阅读欣赏文学名著。欣赏经典可以提升关育水平,当然,还要看如何欣赏。没有潜心去感受,也起不到美育的作用。许多人平常不看艺术展览,到了巴黎,被导游带去卢浮宫,只看《胜利女神》《米诺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这三件宝,满足“到此一游”的乐趣。还有人将接触经典看成通过考试的工具、看成一种跟风追时尚或自我夸耀的资本,这些都难以起到美育的作用。
当代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现代人的一个普遍感受就是忙碌。有太多事要做、要去应对,由此产生浮躁心态,无法潜下心来。这是美育水准下降的重要原因。当下,有两种力量对文艺产生深远影响,那就是市场和科技。这并不是说市场和科技本身与文艺对立,它们只是改变文学艺术存在的环境,文艺在适应这种新环境的过程中会做出新的创造。
就像运动场一样,市场让作家、艺术家在其中竞技。运动有其规则,竞技也有其评价标准。文化市场中文艺评价标准由多种因素构成,市场的选择,还是要归结为读者和观众的选择。作家、艺术家并不是被动地迎合读者和观众的趣味,而是要主动引领,将良好的美育传递给读者和观众,从而在市场行为中加大美的因素。同样,科技也不天生与文艺对立。科技可以成为文艺的手段,文艺作品的创作与生产不能与科学技术绝缘,也不能单纯成为新科技的展示,而要学会利用新科技。举电影为例,艺术上优秀的电影未必跟着最新的电影科技亦步亦趋,但也不刻意拒绝。科技是文艺的翅膀,文艺的主体还是审美。
在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会出现各种各样影响社会美育水平的力量,需要通过各方努力来发展美育,托举文艺与时代关系的向上循环。
(摘编自高建平《深耕美育托举文艺高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义的美育通过感受和辨识自然、社会和艺术之美,使人的心智和想象力全面协调发展。
B. 读者和观众的反馈、批评家的评论等外在因素都会影响作家、艺术家的文艺创作。
C. 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人们的浮躁心态、文艺评价标准的变化都使得美育水准下降。
D. 艺术创作可以利用新科技,但不能沦为新科技的展示,文艺的主体是审美而不是科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提出美育的含义,继而从美的创作者和接受者两方面论证了美育的发展基础。
B. 文章写游卢浮宫,满足“到此一游”的乐趣,旨在论证美育和智育的差别。
C. 文章分析了美育水准下降的原因,并从市场和科技方面对文艺的影响进行了理性分析。
D. 文章末段从美育的发展谈及文艺,体现了美育在时代发展中对文艺繁荣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具备文学艺术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且受到过良好美育陶冶,才有可能创作出反映时代发展、关注社会生活的优秀的文艺作品。
B. 如果读者和观众的欣赏水平不高,不能正确识别和判断文艺作品的优劣,那么社会对文艺作品的正向淘汰作用就不存在,艺术的繁荣就不可能实现。
C. 作家、艺术家在市场中竞技,并不意味着要被动地迎合读者和观众的趣味,而是要主动引领,将良好的美育传递给读者和观众,让更多的人感知到真正的美。
D. 文艺的繁荣与市场、科技紧密关联,因此充分利用市场与科技的发展为人民大众创造良好的美育氛围与条件,是文艺繁荣的主要途径。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