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文言文阅读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

语文试题 06-03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穡,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日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辟,皆不行。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岁余,又举贤良方正,并不起。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谧虽羸疾,而披阅不怠。
济阴太守蜀人文立,表以命士有贽为烦,请绝其礼币,诏从之。谧闻而叹曰:“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而以革历代之制,其可乎!夫‘束帛戋戋’,《易》之明义,玄縹之贽,自古之旧也。故孔子称夙夜强学以待问,席上之珍以待聘。士于是乎三揖乃进,明致之难也;一让而退,明去之易也。若殷汤之于伊尹,文王之于太公,或身即莘野,或就载以归,唯恐礼之不重,岂吝其烦费哉!且一礼不备,贞女耻之,况命士乎!孔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弃之如何?政之失贤,于此乎在矣。”
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
(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有删改)
[注]①鞅掌:烦劳、忙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B.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C.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D.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牲,亦称“太牢”,一般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俗称“大三牲”。
B.号,是指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号均为自己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C.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D.《易》为“六经”之一,成语“韦编三绝”即出自孔子勤于读《易》之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甫谧浪子回头,终有建树。皇甫谧原来不好学,游荡无节制,经过叔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诲,拜师学习,勤学不辍。
B.皇甫谧淡泊名利,不攀附权贵。有人规劝皇甫谧追求美名广交朋友,皇甫谧则认为身处田园也能够以尧舜之道为乐,不必为博名声而结交权贵。
C.皇甫谧立场坚定,不入仕途。面对官府、相国和皇上的征召,他都没有应召。皇上下诏敦促催逼不止,皇甫谧上奏不做官,结果不但被允许,还被赐给一车书。
D.皇甫谧注重礼节,反对革除贽礼。济阴太守蜀人文立请求除掉任命士人的贽礼,但皇甫谧认为这是自古就有的礼节,抛弃它是朝政失去贤人的表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 (5分)
(2) 或身即莘野,或就载以归,唯恐礼之不重,岂吝其烦费哉! (5分)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