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语文试题 02-10

1. B    2. A    3. B    
4. ①首先介绍审美教育的内涵;举例说明审美教育历史悠久,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形态和方式。②然后指出社会对美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与其经济状况相关,进而提出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实施美育的问题。③最后从建立审美标准、把握个体审美差异与主流审美观的关系和实施美育途径三个方面回答了如何有效实施美育的问题。    
5. ①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并制定相关政策,为全面实施美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学校层面:不断在实践中开拓美育新天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美育空间、提升美育质量。③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多种形式助力美育工作。④家庭层面:重视审美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以生动活泼的审美形式或艺术形式引导孩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力’可以弥合人类难以调和的理性和感性思维能力”表述不准确,原文为“因此他试图通过‘审美判断力’这一特殊的心理能力加以弥合”,表明这只是实验,不是在下结论。
C.表述递进关系颠倒,原文为“美育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艺术技能、获得一张荣誉证书,更能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概括这几句的内容时不能把递进关系颠倒。
D.“就能更好地让美育点 亮孩子的美好心灵”表述错误,原文为“只有让美进入日常生活,注重熏陶与化育,才能更好地让美育点亮孩子的美好心灵”,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表明直到中国近现代一些思想家才开始对美育进行积极的倡导”理解错误,原文为“中国近代”。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
B.“蓝天中学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志愿活动”为劳动教育,不包含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内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包含五个段落,据第一段“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内容可知,这一段对“审美教育”的内涵;原文“审美教育历史悠久,只是在不同时代、地域有不同的形态和方式”这句话是下边内容的总括句,下边列举了“古代中国”“在西方,美育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康德的启发下正式提出美育思想”“受席勒美育思想影响,中国近代一些思想家,如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均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例子论证“审美教育历史悠久,只是在不同时代、地域有不同的形态和方式”的观点。
第二段:“一个社会对美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与其经济状况相关”句话是分论点;段尾有“然而,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实施美育,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内容,可见作者提出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实施美育的问题。
第三、四、五段:这三段论述的是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其中第三段从“实施美育的前提是建立审美标准”角度,第四段从“把握个体审美差异与主流审美观的关系是实施美育的关键”角度,第五段从“实施美育的途径是多样的,但既符合美育特征又较有成效的是‘体验’”角度,论证了实施美育的方法。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材料内容要点能力。
要推进美育工作,应从不同的实施主体看努力方向。
从国家层面看,材料一中原文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并制定相关政策,为全面实施美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据此可知,这就是国家在推进美育工作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的原文列举了各地学校在美育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比如“北京、天津、河北三地13所学校发起成立京津冀美育联盟”“上海师生创作的表演节目、艺术作品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大放异彩”“全国各地学校美育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可见,学校应该不断地开拓美育新天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学校和博物馆间日益深入的‘馆校合作’也成为拓展美育空间、提升美育质量的重要渠道”等,让美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就社会层面而言,材料二“大量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正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逐步成为社会美育大课堂”这些内容,可让我们明白,要更好的推进美学教育,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多种形式助力美育工作。
就家庭层面而言,材料二“推广美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义务”句话,表明家庭在美育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据原文“家里装饰的一幅艺术作品,地铁站里的一段旋律,公园中的一棵古柏,都可能带来美的享受,使美的种子生根发芽……”可知,家庭应该“重视家庭引导”,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让美进入日常生活,注重熏陶与化育”,以生动活泼的审美形式或艺术形式引导孩子。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