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小议“伪善” 陈家琪 ①知道恶而为恶,或故意为恶,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伪善”。真正的“伪善”,就是把出于自己主观意图的行为理解为对恶的铲除或消灭,

语文试题 02-2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小议“伪善”
陈家琪
①知道恶而为恶,或故意为恶,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伪善”。真正的“伪善”,就是把出于自己主观意图的行为理解为对恶的铲除或消灭,认为只要出于主观意图,即动机上善的意图的行为,就一定是善的。所以重要的只是动机上的善。
②我们选两个古今中西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言论来分析一下: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
⑥主观意志可以成为行为的客观性法则。
⑦前面是孔子的,后面是康德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个“己”字,都只在强调人的主观意愿的纯正,使一切行为本身从一开始就“出于义务”,而不是“合于义务”。“做买卖童叟无欺”,要“出于义务”,而不能仅仅理解为“合于义务”。其实,对人性、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理解,让我们确信要求“合于义务”要远好于对“出于义务”的要求。或者说,赚钱是对的,但要有制度和规则,使那些在行为上总是“合于规则”的人总能赚到钱,越“合规则”就越发财,而违反规则就一定让你人财两空。客观化的规则越强硬,越普遍,就越好。当然,规则总是人“出于义务”而制定的,一旦制定出来,就不管你的行为出于什么动机了,只管行为本身是否“合于规则”。做买卖你“童叟无欺”是不是出于义务,没有人管你;但时间长了,因为越合于规则就越能赚钱,“合于义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出于义务”。这就说明重要的是行为本身要合于规则,而这套规则又出于义务,慢慢就变成了对每个人而言的“出于义务”的习惯。
⑧“伪善”就是只强调从行为动机上要求人,然后相信只要动机上纯正了,行为本身也就一定是善的。最纯正的行为动机就一定是不妥协地与一切“不出于义务”的行为做斗争。
⑨现代世界从一个崇尚圣人、君子、英雄、德行、高尚、充满诗意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法律与伦理世界客观化,人们只知做一个守法公民,过平庸、琐碎、乏味生活的时代。在这变化中,沉湎于或自恋于个人内在的道德情感是一回事,如何让这种道德情感通过法规而具有了特殊性的规定性,从而寻找到生活的另一种安宁与闲暇,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
6. 从上下文看,第⑦段两处加点词中的“义务”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是一种“伪善”。
B. 孔子的学说和康德的学说,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个“己”字。
C. “伪善”的观念相信,动机上的善是行为本身的善的必要条件。
D. 作者认为,现代世界应该弃绝“伪善”的观念。
8. “做买卖童叟无欺”这个例子在第⑦段中出现了两次,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
9. 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