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定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这两座城市是唐代文人仕途理想的重要寄托。文人身处京城时,俯瞰天下;离开京城后,望京、忆京的复杂心理直接影响其诗文书写。

语文试题 04-0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定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这两座城市是唐代文人仕途理想的重要寄托。文人身处京城时,俯瞰天下;离开京城后,望京、忆京的复杂心理直接影响其诗文书写。受都城文化影响,初唐行旅诗创作有了新的拓展。
赴京与离京是初唐行旅诗中的独特题材,特别是赴京应试、落第归乡的双向书写呈现出鲜明的诗歌景观错位特征。诗人在赴京与出京途中,既有京城向心力的外在吸引,也有故乡情感支撑的内在动力;既有个人抱负的述怀,也有暂时失意的宽慰。调露元年(679)陈子昂初次出蜀,途经荆门时作《度荆门望楚》,高唱“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永隆元年(680)暮秋,他在落第归蜀途中思亲,作“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之句,又在寄友人诗中说“莫言长落羽,贫贱一交情”,还有“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之句。骆宾王辞亲赴京,自诫道“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前后,骆宾王应试未果,归义乌途中作《望乡夕泛》,既说“归怀剩不安”,又说“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正是在动力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他们始终奔走在人生旅途中,而由于身份境遇不同,他们诗歌中的景观书写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从汉大赋开始,望京主题成为诗歌常见的情境模式。初唐时期,士人普遍产生“重内轻外”的地域观念,因而诗人在行旅中不乏回望京城的描写,总是望而不见、遥不可及。诗人对于望长安的描写不仅是概括性的宏观书写,诗歌结构、篇章布局也深受都城气象影响,与宫廷诗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初唐诗歌对于京城景观的描写和刻画,多出现在骆宾王《帝京篇》、卢照邻《长安古意》等长篇古体诗中。徐增《而庵诗话》认为,《帝京篇》“首望出帝居得局;次及星躔山川、城阙离宫;次及诸侯王贵人之邸第,衣冠文物……”,形成了一定的写作结构、抒情模式和技巧。究其原因,初唐这些诗人大都有做宫廷文学侍从的经历,他们在宫廷应制诗创作中往往需要描绘精致优美的景物,练就了刻画景致的艺术技巧,之后又将这些技巧用于行旅诗写作中。
初唐行旅诗中既有来自真实见闻的“望京”,呈现宏观的京城格局和繁华气象,也有源于联想假设的“忆京”,描写京城的微观建筑景观。无论身在何处、何种境遇,京城始终是诗人崇尚、怀恋、反思的关键客体,京城的宫阙宅邸、一草一木都容易勾起诗人的牵挂。行旅诗具有私人化、地域化特性,加之题壁、寄送、使者捎带等传播形式,使诗歌能够广为传布。《旧唐书》记载宋之问“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因此行旅诗往往会考虑人情、利益等因素,具有很强的读者意识。诗人需预设并充分考虑隐含的读者群体,因此其写作有所避讳及侧重,对诗歌功能也有所期待和寄托。“忆京”也因个体诉求差异而有具体分疏,除“忆京”外,很多诗歌也表现出“忆君”“恋君”情结,表达对天子垂恩、礼遇的期待。
行旅诗是个体生命境遇与自然山川相碰撞的产物。京城以其强大的向心力和辐射力,成为文人仕途理想与政治想象的重要寄托。因此,行旅诗在初唐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都城文化与诗歌创作的深层互动。
(摘编自余丹《京城内外:初唐文人行旅与诗学表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文人将理想寄托于京城,他们诗文创作受居京时和离京后复杂心理的直接影响。
B.京城向心力和故乡情感的内在动力使诗人进入京城实现个人抱负并获得失意的宽慰。
C.初唐望京主题是诗歌的常见题材,与士人普遍的“重内轻外”的地域观念密不可分。
D.初唐行旅诗中的京城格局和繁华气象,宫阙宅邸、微观风物是“望京”的真实见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帝京篇》文献是为论证从汉赋开始望京主题成为诗歌常见的情境模式。
B.文章基于初唐文人赴京离京的双向书写和不同感受,提出诗歌景观错位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然后从三个角度纵向深入论证,最后总结全文。
D.文章在论述行旅诗诗歌功能时,采用了因果分析的方法,体现了行文的逻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子昂出蜀归蜀诗歌表明,山水景观与现实环境的错位是诗人心理活动的反映。
B.故乡既是士人求仕时的情感动力、失意时的心灵慰藉,也使其产生无形的压力。
C.行旅诗既有对沿途景物的真实呈现,也包含“忆京”的虚构,因而常虚实结合。
D.初唐行旅诗往往考虑人情、利益,有读者意识,具有私人化特点和功利性诉求。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