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现代眼光,重新注意到中国建筑的一般人,虽尊崇中国建筑特殊外形的美丽,却常忽视其结构上之价值。这忽视的原因,常常由于笼统地对中国建筑存一种不满的成见。

高考作文范文 10-27

1. A    2. D    3. C    
4. 态度是相反的。汉宝德认为斗拱只是在木造建筑中起装饰作用;而林徽因认为斗拱是建筑结构的有机组成,对建筑的坚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5. 第一问:文章主体部分先从适用、坚固、美三个角度较深入地阐述了建筑的特点。接着据此从这三个角度对中国建筑作了较深入的阐述。第二问:文章以“结构(价值)”为阐述的中心,但在阐述建筑的适用性时,未扣“结构”,论证略显旁逸。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
A项,“中国木造建筑使用的材料及简陋的构造法致其不永久是人们对它不满的主要原因”理解有误。此选项的错因有:①原文是说“其所以不能永久的主因,究为材料本身或是其构造法的简陋”,“究”字,可以看出认为中国木结构建筑不永久的主因是木质材料或简陋构造法,这是不满的人们的观点,而非作者观点;②原文后面有句“却未尝深加探讨”,可看出作者对前文人们的观点并不认同,而选项直接表述为“中国木造建筑使用的材料及简陋的构造法致其不永久是……主要原因”,而未说“人们认为中国木造建筑使用的材料及简陋的构造法致其不永久是……主要原因”,就是把两个原因直接陈述为客观现实或者说作者的观点;③简陋的构造法,联系文末的“智慧的组织”可以看出并非作者观点。
故选A。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项,“来强调石料不如木料耐用,它比木料更容易损毁”理解有误。从“例如”可看出,用石料和木料对比是为了佐证只要不违背用材料之合理的结构原则就有可能让建筑有相当永久的寿命。
B项,“意在更好地突出美的精神主要蕴于权衡之中这一段落主旨”理解有误。从第四段第三句的“但”可看出本段主旨是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结构等而独立的。
C项,“是为了佐证建筑美不会因建筑实用价值的失去而消减”理解有误。关联全段可以看出,举古埃及的阶陵殿为例主要是为了引出和强调后文所述建筑的“美”却不能脱离结构而独立的。
D项,“最终是为了阐述明清建筑有关话题”,可结合材料二末句“明清只是发挥它装饰的作用而已”及全文标题“明清建筑二论”,可以推断出。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项,根据原文语句间关系可看出省略号所在句是对前文“建筑上美是不能……结构等而独立的”的解读,而C项所述“结构出更多的装饰物……”与此相矛盾。另,C项所述也与前文所列条件“能呈现平稳、舒适、自然的外象”相违。
故选C。
【4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
题干要求比较“汉宝德与林徽因对于中国木造建筑中‘斗拱’的态度是否一致”,汉宝德对于“中国木造建筑中‘斗拱’的态度”可参考材料二第一段文句“我国建筑中之斗拱系统,本身是一种装饰,是一种宫廷建筑所特有的东西。从结构的本原看,它本不真正是建筑结构中有机的一部分。换言之,即使没有斗拱,我国木系统仍可以存在,出檐的深度亦可存在”分析可知,汉宝德认为:“在中国建筑中,斗拱只是在木造建筑中起装饰作用,它本不真正是建筑结构中有机的一部分”。
林徽因对于“中国木造建筑中‘斗拱’的态度”可参考材料一“中国建筑坚固问题,在木料本质的限制之下,实是成功的。其在技艺上,有过极艰巨的努力,而得到许多圆满且可骄傲的成绩。如‘梁架’‘斗拱’‘翼角翘起’等种种结构做法及用材”“其所应用的结构原则,却正与我们历来木造结构所本的原则符合。所以即使木料本身有遗憾,因木料所产生的中国结构制度的价值则仍然存在,且这制度的设施,将继续应用在新材料上,效劳于我国将来的新建筑”分析可知,林徽因通过建筑的石料与木料对比,来强调石料不如木料耐用,从而得出“斗拱是建筑结构的有机组成,对建筑的坚固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结论。
故可总结,汉宝德和林徽因对于中国木造建筑中‘斗拱’的态度是相反的,不一致的。
【5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探究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
第二问:题干要求“请简要梳理材料一除开篇与结尾外主体部分的行文脉络,并分析文章在行文应紧扣全文中心这一方面有无问题”,阅读文本可知,材料一共有八个文段,开头属于文本的引子,引出话题,第二段开篇提出“我们知道一座完善的建筑,必须具有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是中国建筑的特点的观点,在第二段结尾简要阐释了“适用性”的特点;文章三四段中,林徽因运用比较、对比的论证方法,具体且深入阐释了这三个特点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文章五六段运用因果论证的论证犯方法,作者运用古埃及的陵殿等为例,是为了佐证建筑美不会因建筑实用价值的失去而消减。文章第七段得出:“所以即使木料本身有遗憾,因木料所产生的中国结构制度的价值则仍然存在,且这制度的设施,将继续应用在新材料上,效劳于我国将来的新建筑”的结论,即“林徽因列述多种权衡关系,意在更好地突出美的精神主要蕴于权衡之中这一文章主旨”。
故可总结:第二段和第七段的行文思路是总分总的行文思路。
第二问:阅读文本可知,林徽因以“结构(价值)”为阐述的中心,论证中国建筑的特点。但在阐释中国建筑的“适用性”时,笔墨极少,几乎是一笔带过;似乎和“结构”无关,与中心联系不是很紧密。而在论述“坚固,美观”的特点时,论述详细且深入,不知道作者的目的何在。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