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日本僧智藏 刘禹锡 浮杯①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②潭水黑,新秋放鹤③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④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语文试题 02-0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日本僧智藏
刘禹锡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注)①浮杯:指南朝宋时一位高僧乘坐木杯漂浮渡河的典故。②降龙∶指西域僧人涉公以秘咒降服神龙的典故。③放鹤∶指晋代高僧支道林虽然爱鹤,但出于仁爱将所养双鹤放飞的典故。④真如∶佛教用语。真,谓真实:如,谓如常。⑤宁馨∶晋宋时的俗语,犹“如此”“这样”之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智藏法师留学唐朝的举动,并盛赞其神奇的法力,以及高超的佛学造诣。
B.智藏法师饱经雨雪风霜,历尽崎岖坎坷,但都被诗人用"浮杯"典故一笔带过。
C.颈联既是巧妙的安慰,又是对朋友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真挚的情谊。
D.诗歌多处运用了与佛教相关的典故,表达了对智藏法师高超的佛学造诣的赞美。
16.请简要分析诗中智藏法师的形象特点。(6分)
【答案】15.A
16.①不同凡响的坚毅性格。智藏法师不远万里,渡海来唐,为学习佛法,走遍名山。②一心向佛的虔诚信仰。智藏法师学习佛法只为修养心性,参禅悟道,探寻佛学的真谛。③卓越精深的佛学造诣。智藏法师的造诣超过了唐朝当时的大多数学者。
【分析】
15.A.“盛赞其神奇的法力,以及高超的佛学造诣”错误,“浮杯万里过沧溟”是写智藏法师渡海来唐的艰辛,突出其性格的坚毅;“遍礼名山适性灵”是写智藏法师学习佛法,修养心性。
16.《赠日本僧智藏》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智藏乘舟漂流万里,远涉重洋来到中华;颔联写智藏高深的佛法修为和与物同体的大悲精神;颈联写大师的修行境界,对于自我与国土都不再执着;尾联称赞了僧人的“雄猛”。翻译:智藏僧乘着小舟不远万里远涉重洋,走遍名山以礼求法,修养心性。终于学成,像涉公那样,夜深降龙潭水变黑,像支遁那样,在新秋的田野上把鹤放飞。已经修持到忘怀人我的地步,便不用怀念故土,已经证悟到永恒不变的真心,就不必再读经书。我倒要问一问中华求道学佛的人,有几个能够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和佛学造诣。
不同凡响的坚毅性格。日本与中国相距万里,中有大海间隔,在交通尚不发达的中古时期,来华学习的日本僧人需要付出的勇气和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智藏不远万里而来中国,目的是“适性灵”,即学习佛法,修养心性。中国的名山他都游遍了,名寺高僧也都访遍了,这期间该经历了多少雨雪风霜,该踏过了多少崎岖坎坷,却都被诗人一笔轻轻带过,而智藏不同凡响的坚毅性格和虔心向佛的苦行精神却跃然纸上。
一心向佛的虔诚信仰。“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天道酬勤,他终于学到了高深的法力,就像高僧涉公那样,夜深降龙潭水都变黑了;获得了心灵的超脱,就像高僧支遁那样,在新秋的青青田野上把鹤放飞了。佛经认为,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所以常常以毒蛇、毒龙、恶龙来比喻人的种种妄念,而以“降龙”比喻禅家降伏其心。“放鹤”一句用晋代高僧支道林爱鹤养鹤以及放鹤的典故,生动地刻画出智藏彻底放下思想包袱而获得了心灵的解脱。
卓越精深的佛学造诣。而智藏的苦修精神和佛学造诣,的确是值得中华人物学习的。而智藏,不但超过了他的同胞,并且超过了唐朝当时的一般学者。这要付出极大艰辛和努力,付出的坚定信念和坚毅精神。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