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艺术创作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的,因此欣赏艺术首先要有充分的感受。事实上广大业余的艺术欣赏者一般都能够自发地、

语文试题 02-21

B.文章基于许多人对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的迫切要求,提出要把稳定注意集中在艺术形象的感受上的论断,并指出感受之道。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提出观点,然后给出具体建议,最后补充说明建议的理由,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D.文章虽然肯定了“外行”欣赏艺术时在稳定注意上的坚持,但又指出他们的注意不足之处,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19.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广大业余的艺术欣赏者多数情况下都能自发、朴素地通过感性体验去接受艺术,但因感受不够充分,所以难以深刻认识艺术之美。
B.“内行”欣赏艺术时,能坚持稳定注意并注意到点子上,容易感受到整个艺术的美妙,却难以对“外行”说清这些“门道”。
C.后人作草,既无定则,又复卤莽,难以达到“形质成而性情见”,更无法感受“形质”和“性情”之间的关系。
D.艺术欣赏上,虽然人们难以交流对神韵之类的具体感受,但创作实践有助于人们更快地摸索出它们的“门道”。

答案:A

A项,原文第一段“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艺术创作是可以作为历史资料、思想资料来用的。但在艺术的欣赏和评论中,这种做法却要不得。”这题考查对指示代词“这种”做法的理解,“这种做法”是指前句“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艺术创作是可以作为历史资料、思想资料来用的”,其中有个限制条件“在艺术的欣赏和评论中,却要不得”,因此A项错误。

答案:A

A项,文中“大令草常一笔环转,如火著划灰,不见起止”一句虽然运用了比喻,但并非用于论证文中观点。

答案:C

C项,原文第四段清人包世臣评论晋代王献之的草书时将王献之与后人对比,提及“后人作草……既无定则……又复卤莽……形质尚不备具,更何从说到性情乎”,因此C项前半部分正确。但原文第四段还说到“搞过一点草书创作的人会感到这些话是说得相当具体、相当透彻了。然而没有一点创作实践的人却……更无法感受“形质”与“性情”之间的关系”,可见“无法感受‘形质’与‘性情’之间的关系”的是全无作草的人,并非“既无定则,又复卤莽”的作草之后人,因此C项错。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