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语文试题 02-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把“木”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得到后代诗人的认同并被他们效仿。
B. 与“树”不同,“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个落叶的因素,这是它的一个艺术特征。
C. 诗歌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是难以用语言都说得清楚的。
D. 由于“树”与“叶”的形象之间缺乏相容性,古代诗歌很少以“树叶”作为意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列举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比较分析,有力地论证了“木”的艺术特征。
B. 选文在提出问题后,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C. 选文通过“木”和“树”语言形象的异同分析,从而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
D. 第一段对“木”含有落叶的因素的艺术特征进行说明,第二段论说原因,思路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诗人重视诗歌语言的精妙,在秋风落叶的季节,表现空阔境界时才会使用“木”字。
B. “高树”与“高木”虽仅有一字之别,但它们所表现的情景不同,蕴含的情感有也差别。
C.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容易被忽视,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发现并认识其潜在力量。
D. 古典诗歌中,多见“木叶”而很少见“树叶”,其实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有很大的关系。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