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语文试题 02-21

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
D.“形象之间缺乏相容性”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可见选项曲解文意,并非“缺乏相容性”,而是不相排斥,十分一致,即具有相容性。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
B.“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错误,文中无解决问题的信息,主要是说明特征并分析原因。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概括思想内容的能力。
C.“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发现并认识其潜在力量”错误。原文最后一段开头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可见选项表述绝对,文中只是举了“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的例子,但不能否定其他。兼之前语境有“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需要“留心”,联系现实生活考虑,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要欣赏水平足够是可以理解“木”的暗示性的,也就是并非只有……的诗人们能够,细心敏感而又修养的读者也可以。
故选C。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