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座古城的新气象 洪忠佩 蚺城山与儒学山牵手,向着锦屏山蜿蜒,环抱着的星江生发出无尽的气象。粼粼波光之中,古老的渡口埠头还在,朱熹命名的廉泉清澈如初,

语文试题 03-12

6. D    7. C    
8. ①婺源城历史悠久,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很多先贤事迹,行文写出作者对他们的仰慕之情。②年代久远,很多人文事迹已经无从考证,透露出作者对历史人文记忆丢失的失落之情。    
9. ①本文写了我与婺源城的渊源,在此读书,在此工作,婺源城是我的精神原乡,符合“我 与一座城”征文主体要求。②本文写“一座古城的新气象”,既涉及到婺源城的传统文化的保留,又在此基础上谈到婺源城的新气象,符合当今保护与开发并举、经济与传统兼顾的主题。③文章语言上突出的特点是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如“瑞虹、环带、嘉鱼、宝婺、弦歌、壁月、保安、锦屏”“文公路、书乡路、天佑路、文博路、才仕路”,形成繁复恣肆的效果,表现出城的历史底蕴与现实变化。④行文上时空交错,给人立体感。文章既以时间为轴,写了婺源城的变化,又从空间变化,展现了婺源城的面貌。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D.“怀旧的人”错,这并不是怀旧,只是作者对婺源城生活节奏的感受。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C.“内心今非昔比的感慨”错,作者对这两方面是同等看待的,从“生活在婺源的居民是幸福的,在城区的星江河面上,就可以看到白鹭飞舞、鸳鸯嬉戏,不用走出五公里,还能捕捉到靛冠噪鹛、中华秋沙鸭的身影”可看出,作者并不认为今非昔比。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他们”指上文所写的“我逐渐读到了李白、苏轼、黄庭坚、宗泽、岳飞等历史人物与婺源的交集,读到了朱熹等先贤在婺源留下的文脉,以及这片土地上千年传承的耕读之风”,即历史上的先贤,作者想要“沿着时间的河流去追寻他们”,表达作者对他们的仰慕之情;
但作者的追寻并没有结果,“留给我的,却只有一个个远去的背影”,点出历史过于久远,想要在婺源寻找这些伟大人物遗留下的痕迹和事迹已经很难再找到,流露出作者对无法寻觅历史文化记忆的遗憾,下文作者问询老人时“他讲起……却是模糊的”也可知这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我与一座城”征文,其主要内容就是要写作者与一座城的渊源故事,本文从内容上符合其特点,写自己从在婺源读书开始,便有了长久的渊源;
本文写婺源,不只着眼于自己的经历,也写了婺源的传统文化,如诸多历史名人“李白、苏轼、黄庭坚、宗泽、岳飞等历史人物与婺源的交集,读到了朱熹等先贤在婺源留下的文脉”,婺源的古城风貌“……先儒街、儒学前、大庙街、武营巷、衙前巷、龙船巷、四柱牌楼下、八角亭下”等,还写了婺源的现代化变迁“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无不显示着一座县城的发展与更新”,可以说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气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发展经济,主题鲜明而富有时代气息;
文章语言也富有特色,多处采用当地的地名,“瑞虹、环带、嘉鱼、宝婺、弦歌、壁月、保安、锦屏”“先儒街、儒学前、大庙街、武营巷、衙前巷、龙船巷、四柱牌楼下、八角亭下……”“是钟鼓楼,是武营广场”等,这些名词随手拈来,展现出作者与这座城的熟稔程度,同时也在古名与新貌的对照中展现婺源的历史底蕴与现实变化。
写作结构上,有时间结构,写“我”从读书上学到工作,与这座城市始终不断的缘分,也有从历史上溯源和随着作者生活在此时间流逝中,婺源的变化;也有空间结构,文章一开头就写了山、河、城的地理位置,写其变化时,也点出“代替十字街19号的,是钟鼓楼,是武营广场”等,写出其新面貌;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恍若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既古老,又新鲜,带给人丰富立体的印象。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