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写作 勇给自己“修枝打杈”

高考作文范文 03-24
写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例文:
勇给自己“修枝打杈”
自责,是承认错误后自我批评。白居易在杭州任上,兴湖筑堤,引水灌田,植树成荫,造福百姓。带回两块石头以资纪念,实在“不足挂齿”。然而,他却用放大镜看这件小事,其自律自爱令人肃然起敬。
如同树木生长,总有些时候会旁逸斜出一些枝杈来,最终影响了树木的茁壮与伟岸。树木不能自我修剪,人却可以。自警、自省、自责,就是自我“修枝打杈”。这样随时关注自我生长,及时修剪自己,人生主干就不会杂乱变形,人生之树就能长得健康而美丽。
1937年,贺龙在延安开会时旱烟叶用光了,警卫叫后勤人员买了些烟叶送去。当他得知因自己生活费已用光,这烟叶是用公款购买时沉痛地说:“我贺龙犯了挪用公款之罪喽!”事后两个月间,他每餐减盐减油减菜甚至不吃菜,从生活费中省出钱来把一斤半烟叶款如数还清。如此这般把自家过错放大了看,不为过错找理由,给自己修枝打杈“下得了手”,让人既感且佩。
孔子说,颜渊能“不贰过”,恐怕皆因其“能见其过而内自讼”。很多时候,有了过失过错别人未必能察觉,有些过失过错微不足道也最易被人原谅,“内自讼”就格外重要了。这对过失痛切醒悟,是对过错绝不宽恕,是自知之明和光明坦荡,它意味着自我否定、揭短露丑、勇于担责。尽管这样会免不了疼痛或难堪,却能使自己“不贰过”,能帮我们把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以免将来栽大跟头。故而古人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必讳言,勇于自责者少了,推责者多了起来。无论犯了什么过错,马上把问题归罪于外界或他人,寻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就连违纪收礼收钱也能找到“理由”:逢年过节送钱送物已成潮流,你躲得了今天,躲不过明天,躲得了下级,躲不了同级和上级。甚至有落马者竟说:人家送礼上门,如果拒绝,就是脱离群众。他们忘了,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无论社会风气如何,每个人都能凭借道德良知选择正确行为。推责也不会把过错推掉,只会使过错越来越大,直到“不可收拾”。
古人云“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又“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修剪自己,就得从知耻开始。“行己有耻”才能知错认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本题是材料作文,分析材料主要应抓住人物的行为事件本身,然后学会联想,由此及彼,从中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本题材料可以作多角度分析:白居易见到天竺山石十分喜爱,就带回家乡,但他后来发现自己做错了。由此,我们应明白,见到美好的东西而产生了占有欲的时候,应该想想是否该取。白居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这其实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三省吾身,可以促进人的成长。白居易只是拿了两块石头,但他却由此对自己进行了反省,由此可知,小事是不可轻忽的。白居易对自己所做之事予以反省,其实就是一种自律自警,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成功的人生需要自律自警。写作本文,以上几点都是较好的立意。
参考立意:1、青春有格,行己有耻2、三省吾身,可以促进人的成长3、成功的人生需要自律自警4、以“内自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参考素材:
1、社会转型期,粗俗化心态容易蔓延。比如有的津津乐道于“坏到刚刚好”:在黑与白之间寻找灰色生存空间,挖空心思在法纪边缘“打擦边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又如“比坏”:干了错事不仅不愧疚,而是用“比我更严重者大有人在”来自我安慰,以“和尚动得,我为何动不得”来开脱自己错误。修剪自己,就得从知耻开始。“行己有耻”才能知错认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能没有过失过错呢?可贵的是在发生过失过错后能及时醒悟,弄清楚自己过在哪里错在何方,今后应如何避免,在醒悟中校正思想,提升自我,以此来培养个体的善心、爱心、事业心、感恩心与宽容心。
3、醒悟也是一种智慧。“大易之道,莫善于悔。”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悔”字,他在逆境中成熟,在绝境中醒悟。管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我扪心自问,近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一个悔字决。”曾国藩在反省以往过失中体会出:要想成就事业,就必须变刚为柔,以柔克刚。太平天国席卷全国后,再度出山后的管国藩虽然内心仍坚守儒家仁义礼信,可是,在处理事务时,仍然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但十分注重方式方法,成功地改善了与左宗棠,与地方官场,与朝廷中枢的关系,成就了自己的一番精彩人生。
4、“吾日三省吾身身”曾子语重心长的谆谆告诫,闪耀着烛照古今的真知灼见。儒家讲“自知”,以诗书教化,讲的是正气,堂明正正做人;道家讲“自省”,以玄理点化,讲的是清气,真真切切做;佛家讲“坐禅”,以慈悲动化,讲的是解脱,清清白白做人;基督讲忏悔,以博爱感化,讲的是宽恕,踏踏实实做人。
结构示例:《勇给自己“修枝打杈”》,议论文文体。开篇简引材料,亮明观点:随时关注自我生长,及时修剪自己,人生主干就不会杂乱变形,人生之树就能长得健康而美丽。正文部分,首先列举贺龙勇于放大自己错误,赢得人们的敬佩;然后分析善于改错、勇于担责的意义;再联系现实,指出勇于自责者少,推责者多。结尾扣题,呼吁“修剪自己,就得从知耻开始”。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