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端午的味道

高考作文范文 03-22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话题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此次作文要求以“关于食物的故事”为话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首先我们来,材料的构成,第一段讲的是名人谈“食物的故事”。引用了汪曾祺吃西瓜的情形让暑热的心情直转清凉,也讲了离家求学的梁实秋总怀念着母亲的肉丝韭黄、冬笋木耳丝和核桃酪,因为“菜的香,母的爱,现在回忆起来不禁涎欲滴而泪欲垂”。第二段,讲的是食物的意义和作用。它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密切,往往我们在吃一份食物,也在感受来自他人的深情厚意。所以,本题的重点不是谈食物的“色香味”,而是讲食物背后的故事,讲背后涌动的亲情、友情、爱情……
【立意】1.从“沟通情感”的角度。我们时常都在念叨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食物是连接母子、亲人、家的一个重要纽带。一碗热汤,承载了母亲满满的爱意;一条鸡腿,隐隐透露父亲不经意的关切。一颗糖果,散发着老师鼓励的甘香;一个雪糕,默默宣示同学之间弥坚的友谊。
2.从“游子”的角度思考。飘零异乡的游子,对家有着特别深沉的记忆和无法言说的感触。食物,架起了遥远的家和漂泊之地的桥梁。可以通过叙写打工族、海外游子关于“食物”的故事,进而引出“乡愁”的话题。
3.从“美食文化”、“美食达人”、“美食地图”说开去,结构“一带一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互鉴。谈谈世界人民的和平共处、友好往来,共同发展。
【素材积累】1.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记录片,主要记录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通过一系列元素让观众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最终达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的意义。
2. 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在讲到松茸是野生菌中的贵族这个章节时,最后一段作者写道:“大雨是自然给的礼物,在付出相同的时候,好的运气带给单珍卓玛更多的收获。松茸出土后,单珍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会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遵守着山林的规矩。”在邓诺火腿部分藏匿深山的礼物章节中,作者写道:“手工制盐的过程繁复,这让老黄对每一粒盐都珍惜有加。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像诺邓人老黄一样体会到食盐的珍贵,交通和技术的进步已经使盐成为成本极低的商品,但我们仍然认为,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特殊礼物。
3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我的乡愁几乎百分百都是停留在味蕾记忆上的。
渐渐远离故乡,心中的愁绪愈加浓郁,腹中也觉得甚是空荡,倍加思念家乡的美食。在火车摇摇晃晃的步伐中,我却在想念手抓羊肉,红烧牛肉,想念酸奶,甚至那麻辣烫也成为我想念的一部分。我是有多饿?其实不是。只是一想到以后便很难吃到这样的美食,心里就很难受。火车才驶离不到一半我便后悔了,离我的家乡越来越远啊,那内心的缺口于是再也难以弥补。我想念家乡的美食,顺势以美食代替了那乡愁。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