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回不去的渡口 傅菲 ①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

语文试题 05-17

9. 老洋槐树是渡口的标识,与渡口一样古老,一起构成渡口独特的风景线;老洋槐树给我留下独特的渡口记忆,如晨读时洋槐花的气息、树荫带来的阴凉;老洋槐树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与渡口的荒落形成对比,凸显自然的永恒魅力和人事的沧桑变化;老洋槐树在文中多次出现,增加了渡口的意蕴,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10. 参考示例一:第④段以短句为主,如“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等,运用节奏明快的短句,细腻地描述了渡口曾经的繁忙以及我的祖辈由渡口出发经商的过程;多处运用叠词描述对象,如“密密麻麻”“米白米白”“一日一日”等,形象确切地刻画了渡口相关事物景致的特点,富有音乐美。这些语言运用,贴切地描述了渡口的景象,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渡口的情感,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达成有机的统一。
参考示例二:第④段多用短句,似乎在追求一种跳跃活泼的语言风格,但有时却割断了语意的连贯性,也割裂了画面的完整性,有生硬之感。比如“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如果改成“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渡船”,反而更能突出“有渡船”,从而与下文今日的荒凉空旷形成反差。再比如,将“空茫”单独成句,是突出了渡口的荒凉,但也显得生硬、突兀、欠自然。作者的主观意图太过强烈,使语言略显做作而失了散文应该的自然流畅。
评分说明:语言运用特点2分,分析2分。    
11. 作者由现实中的渡口写起,它是人们过往生活的一个美好记忆,是河两岸人们相互联系的生活的见证,是由此外出讨生活的起点;由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赋予渡口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的内涵,建立起生与死的关联;由渡口的被人遗忘、荒落,与渡口边生机勃勃的植物形成对比,赋予渡口时间的内涵,引发我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同时,“渡口”象征生命中的某一起点,生命仿佛是从“渡口”出发的“不系之舟”,在不断地前行中发现、探索生命境界,增加对生命的体验与领悟。这样构思,层层推进,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12. 参考示例一:《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一文中认为“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该评论正存在这样的缺陷,以自己是预设的“三画”理论来生硬地评论本文,缺乏对散文本身内容的深入把握,关注文本的个性化追求。因此,本评论带有“强制阐释”性质,是不足取的。
参考示例二:《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一文中认为“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但是,也不可一概而论。批评家搭建的概念框架,往往是在大量文本阅读基础上建构的理论。如本评论中“三画”理论,能够较好地体现乡土散文的特征。就本文而言,也很好地呈现了三画理论。因此,我认为本评论很好地运用理论阐释了作品。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此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做该种题型,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主要是弄清句子的含义;分析结构,那就不能孤立地理解某句话,要考虑其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第一,理解内容。“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渡口也有多老。树是洋槐树,皲裂的树皮把我们带入时间深深的皱褶里”,老洋槐树是渡口的标识,与渡口一样古老;“这里确是晨读的好地方。石埠由一块石灰石大石板铺设。我们坐在石板上,听着湍湍而流的河水,背诵课文。苍老的洋槐,在暮春,散发一种黏稠的气味,一串串垂挂下来的洋槐花,一直垂到我们额头”,写出了老洋槐树给我留下独特的渡口记忆;
第二,分析作用,“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一条竹筏,被一根绳子系在洋槐树下”“苍老的洋槐,在暮春,散发一种黏稠的气味”“洋槐的树荫浓密地盖在赤裸小身子上”,文中多次出现“老洋槐树”,不仅增加了渡口的意蕴,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涵;“现在的渡口,完全荒落了……洋槐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郁郁葱葱,即使冬天落尽了叶子,也苍劲,宛如深远岁月的写意”,写老洋槐树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与渡口的荒落形成对比,凸显自然的永恒魅力和人事的沧桑变化赋予,引发人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要求以第④段为例,评析语言运用上的特点。赏析语言,离不开字、词、句、段,要注意有修辞的一定要答,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分析时只要是结合文本,符合语言使用习惯,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
第一,“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也把夏布,蚕丝,带去浙江”,运用节奏明快的短句,细腻地描述了渡口曾经的繁忙以及我的祖辈由渡口出发经商的过程;
第二,“密密麻麻”“米白米白”“一日一日”等,使用叠词,不仅富有音乐美,而且形象确切地刻画了渡口相关事物景致的特点。
示例二:
“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也把夏布,蚕丝,带去浙江”,多使用短句,虽然节奏明快,但有时却割断了语意的连贯性,也割裂了画面的完整性;“芦苇从秋风里抽出摇曳的花束,空茫”,将“空茫”单独成句,是突出了渡口的荒凉,但让人读起来略显突兀。总之,作者的主观意图太过强烈,使语言略显做作而失了散文应该的自然流畅。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要求“全文围绕‘渡口’进行构思,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做该种题型,首先要弄清楚文章内容,然后明白构思主要从文章的行文思路入手,那就不能孤立地理解某句话,要考虑其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第一,理解内容。“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事实上,那是一个荒滩,一条砂石路直通下去,是石埠”“我们去对岸,都由艄公撑竹筏渡河……对岸是另一个村子”“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作者由现实中的渡口写起,然后引出对过去渡口的描写,写出了渡口它是人们过往生活的一个美好记忆,是河两岸人们相互联系的生活的见证,是由此外出讨生活的起点;“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故去的老人,到渡口买水”,写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赋予渡口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的内涵,建立起生与死的关联;“现在的渡口,完全荒落了……洋槐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郁郁葱葱,即使冬天落尽了叶子,也苍劲”,写渡口的被人遗忘、荒落,与渡口边生机勃勃的植物形成对比,赋予渡口时间的内涵,引发我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第二,分析行文思路。作者由现实的渡口,写到过去的渡口,最后又回到现实的渡口,作者将“渡口”赋予象征意义,象征生命中的某一起点,生命仿佛是从“渡口”出发的“不系之舟”,在不断地前行中发现、探索生命境界,增加对生命的体验与领悟。这样构思,层层推进,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首先要对作品的内容、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本题要求结合请结合《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一文中的“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这一观点,评析所给的文字。只要是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
第一,理解《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中“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这一观点。“当需要客观把握作品时,批评家喜欢将作品纳入自己预设的模式,甚至以漫长而随意的独白遮蔽了作品中的声音”“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批评家习惯于进行居高临下的裁决;受总体范式的影响,另一些批评家也受制于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喜欢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写出了批评家喜欢预设模式,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
第二,分析题干所给的文字。“乡土散文创作‘三画’理论认为,乡土散文要表现乡土的风景画、风情画、风俗画,三者不可或缺,它们构成乡土散文的根本”,评论时先预设了“三画”理论,然后来生硬地评论本文,缺乏对散文本身内容的深入把握。
第三,表明观点:因此,我认为,本评论带有“强制阐释”性质,是不足取。
示例二:
第一,理解《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中“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这一观点。“当需要客观把握作品时,批评家喜欢将作品纳入自己预设的模式,甚至以漫长而随意的独白遮蔽了作品中的声音”“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批评家习惯于进行居高临下的裁决;受总体范式的影响,另一些批评家也受制于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喜欢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写出了批评家喜欢预设模式,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
第二,分析题干所给的文字。虽然在《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一文中,写出了批评家喜欢预设模式,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但我们也应到,批评家批评作品时,是在阅读了大量的作品基础上的批评,其理论是有一定作品基础的。如在评《回不去的渡口》中,“本文通过对特定时期的渡口刻画展现了故乡饶河渡口的风景画,展示了故乡人们的风情、风俗,可谓是符合‘三画’理论的力作”,其实就很好的阐释了本文乡土散文的特征,符合“风景画、风情画、风俗画”的“三画”理论。
第三,表明观点。因此,我认为本评论很好地运用理论阐释了作品。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