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语言是文化的天然载体,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底色。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保存、传播方言,不仅可以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能让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并焕发活力。

语文试题 04-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语言是文化的天然载体,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底色。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保存、传播方言,不仅可以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能让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并焕发活力。尤其是在网络文艺兴盛的当下,寻找新的文艺形式和表达空间来唤起方言新的生命力,维系乡土记忆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方言让文化传承开新花
考察方言与文艺形式的渊源,可以发现,传统的地方曲艺最能体现方言的文化特点,比如秦腔、豫剧、粤剧等,合辙押韵的戏词依托方言特色,唱出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将地域文化与方言结合起来的音乐形式是网络原创歌曲,像网络空间里大受欢迎的陕西方言民谣《西安人的歌》、微电影主题曲《重庆的味道》,用方言演唱,再配上地域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不仅是自媒体内容生产者寄托乡情的载体,也是网民了解城市文 化的有效路径。
方言网络歌曲为方言的传承找到了舞台,同时也让方言退去了"土"和"俗"的标签。川渝风味的说唱、三秦大地的摇滚,成为网生代追捧的新时尚。川渝说唱歌词,具有四川青年文化的地域性,成为青年人享受生活、敢耍爱玩的生活写照。四川话那种脆生生、活泼泼的腔调和韵味,天然具备接地气的基因,像《精神小伙听令》里的"整起来""懂了撒",不仅形象鲜活,也易于流传。
方言利于情绪和情感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方言作品的兴起,满足了个体的自我表达和社群文化的认同。方言成为短视频的常见声道,是因为方言在连接情感、渲染气氛、拉近距离、强化认同上具备传播优势。研究表明,母语更容易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今互联网上的情绪传播成为主流。网友们通过情绪,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份、职业来确认社群归属。感性类内容通常将私密的议题带入公共领域,在激发受众情绪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归属感。
在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作者的个性方面,方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不少作家回归故土,发掘方言,找寻语言的源头。方言作为一种叙述方式,常能使作者的语言别具风格,像莫言作品中地域色彩浓厚的生活用语,贾平凹作品中文白夹杂的商洛方言,金宇澄《繁花》中通篇的上海话思维,成就了作家语言的独特性。
网络语言作为新的语言现象,折射出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方言不仅是告别故乡的人纾解乡愁的出口,也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对地域风情和乡村生活进行想象的一种凭借,是连接乡土中国与城市空间、连接传统话语与二次元表达的全新网络文化景观。
彰显方言的文 化魅力
当前,方言网络文艺大多为自媒体生产,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有些作品难免存在内容粗俗化、制作粗糙化、趣味粗鄙化的情况。方言网络文艺创作不可沉溺于"土味",一味追求娱乐效果,从而让方言沦为媚俗的手段。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网络语言的生产者和创作者,要坚持审美趣味的引导和高质量的方言内容生产。网络文艺尤其是方言创作长于日常表达,但日常不等于一地鸡毛、无聊琐碎。如何在小人物的平凡日常中发现美、记录美,表现有温度的人性,直面现实的困惑,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是网络文艺方言创作的努力方向。方言网络文艺作品应该以文化为起点,用方言的魅力建立地域文化自信,让那一份乡愁成为文化传承最美的寄托。
(摘编自刘亭《方言网络文艺别沉溺于"土味"》,《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1日)
材料二∶
方言之于文学,好比盐之于饭菜。一顿饭有各种吃法,"舌尖上的中国"百味杂陈,可总也少不了一点儿盐——有盐才有味儿。远的不说,就只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哪一部不是包含着南北各地的方言风味?哪一部不是总有一点儿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西游记》有诙谐风趣的淮安方言,《水浒传》有豪爽劲道的山东方言,《红楼梦》则更是集各地方言之大成,苏北、常州、南京、北京等地的方言大放异彩,在小说里穿插自如,恰似一首大合唱。
一地方言成一家"盐",来自南北各地的作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盐"撒进了自家的作品里。无论读者有啥口味,喜好啥味道,总能在文学里的方言中,找到获得感与归宿感。这当然是方言的魅力,也是方言总能活跃在文学作品中的根本原因。
"新文化"运动至今已上百年,各地方言屡屡被作家们注入到作品之中,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出脍炙人口的新鲜滋味。沈从文以《边城》开创了湘西方言文学,李劫人以四川│方言写的《死水微澜》引人入胜,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中不乏四川方言,老舍以北京方言创作了不朽的《骆驼祥子》,后来,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更多中国读者在《秦腔》中品悟到了"最美的平凡"。
总之,中国方言文学的版图一直都在,也一直百花齐放。
(摘编自肖伊绯《大师笔下的方言之美》,海燕文学月刊网2020年2月2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网络文艺中充分展示方言的魅力,可以传承文化传统并使之焕发活力,而且能维系乡土记忆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精神联系。
B.方言网络文艺创作的方向,就是以身份最低微的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美好人性,直面现实的困惑,寻求精神慰藉。
C.《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成为名著,是因为它们自如运用各地方言,创作了很多增色添香的方言桥段,受到了读者热捧。
D."新文化"运动以来,沈从文、李劫人、巴金、老舍等名家无不善于运用方言,他们的作品可以说都是运用方言的杰出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言用于新文艺形式,就有可能退去"土"和"俗"的标签,充分地展现文化的魅力。
B.有些作家回归故土,发掘方言,是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并刻画人物形象。
C.方言能够纾解乡愁,告别故乡的人在作品中看到或听到故乡的方言,常会找到归宿感。
D.古代文学在运用方言上水平很高,成就颇大,《红楼梦》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作品。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 )            
A.现代作家赵树理运用方言可谓炉火纯青,这使其小说呈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B.发表于《收获》月刊的长篇小说《繁花》运用了大量上海方言,其语言有很强的独特性。
C.网络小说《盐女》用了很多涉及井盐制造工艺的方言词语,语言明显具有四川自贡特色。
D.网络小说作家不可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而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创作文艺作品时在使用方言上应防止出现怎样的问题。    
(5)材料一的小标题形式有何作用?前两个小标题与第三个小标题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回答。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