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专题09 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 教案

教案设计 02-28 语文教案

3.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可以辨明是非利弊,达到否定错误论点、阐明正确论点的目的,让人印象深刻。
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这样,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会意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比喻往往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地论证文本的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比喻对待文化遗产持错误态度的人,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利弊并存的部分,用“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用“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这些比喻新颖别致,形象生动,使说理浅显易懂,妙趣横生。
5.因果论证
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前六小段分别指出:“闭关主义”导致被枪炮打破大门;“送去主义”导致子孙后代只剩点残羹冷炙,实质是卖国求荣,可能导致亡国灭种;“送来主义”的实质是文化腐蚀、经济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都对洋货发生恐怖。这三种中外交流的方式要么根本行不通,要么后果严重,第7段在此基础上推出结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样,因果论证的运用就显得文章逻辑性强,无可辩驳。
6.类比论证
类似事物比较推理,是一种将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与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相同属性的两两类比,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与“宫妇”“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两两对应,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论证了纳谏的必要性。
7.归谬法
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归谬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对方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如韩愈在《讳辩》一文中,为了反驳有人提出的“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晋’‘进’同音,同音需避父讳)”的谬论,就用了归谬法。韩愈指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显然,“父名仁,子不得为人”的说法是十分荒谬的,因此,“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之说也是站不住脚的。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