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文言文阅读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擢御史。历按畿辅 、

语文试题 05-31

10.C
【解析】第一处,如果在“州县”后断开,则“大录系囚”的主语就是“州县”,“监司按行"就没有宾语,也没有了意义。而且这样一来,“州县”与后文录会城囚的“按察使”身份地位不同却并列了起来,不合常理,所以应在“州县”前断开,使意思成为:监司按行州县,监司录州县
之囚。由此排除B,D两项。第七处,如果在“部裁”前面断开,则“仍听”没有宾语,无法与前文的“立谴”形成相对应的内容。由此排除A、B两项。
11.В
【解析】错在“审定法律”,大理寺只掌管刑狱,审定法律是刑部的事。
12.D
【解析】错在两点:一是“隆庆年间弹劾权臣高拱”,他是因为曾弹劾,但弹劾的行为未必发生在隆庆年间;二是“遭其诬陷”,他遭到是高拱门生的诬陷。
13(1)孙丕扬刚直不屈,众官不敢用私事来求他,只担心宫中太监来拜访。[重要词语“不挠"(不屈服)、“干"(求)、“患”(优虑,担心)各1分;“中贵”不译不扣分;句意2分。]
(2)孙丕扬推举隐居的贤人像吕坤等人,皇帝内心一向不录用旧臣,全部压下没有批复。[重要词语“推缎”(推荐,荐举)、“雅意”(素来的意愿,本意)、“寝”(压下来,停止)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进士。被提拔为御史。依次巡视京都附近、淮、扬等地,强劲坚决很有风度神采。隆庆年间被提拔为大理尿,因为曾经弹劾高拱,高拱的门徒给事中程文诬陷并弹劾孙丕扬,孙丕扬被革职等候查办。高拱被罢免,事情水落石出,孙丕扬被起用任原官。万历元年被提拔为右金都御史,巡察保定各府。他采用严厉手段治理政事,下属官吏都很惴惴不安。巡视关隘,增设御敌的城楼三百多所。衡量其功勋,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冯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张居正嘱时孙丕扬替冯保修建牌坊,孙丕扬拒不答应。万历十五年,黄河以北大闹饥荒。孙丕扬的故乡和邻县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作为食物的地步。孙丕扬感到哀伤,把数升石头进献给皇帝,趁机对皇帝说:“应该减轻赋税,节省开支,罢除那些额外的收税派捐项目和不紧急的事务,减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来保护百姓性命。”皇帝被他的话感动,很多赋税被减轻或罢除了。担任刑部尚书,请文令全国的巡抚巡按官,让监司巡视州县,审查囚徒,按察使则审查省会的囚徒。流徙罪以下的,由抚按官送交朝廷,罪轻的人马上遣送,罪重的人仍然听候刑部裁决,每年如此。神宗答复同意。他逐条陈述了减少刑罚和三十二件事。皇帝称好,下优诏褒奖,从此刑狱大为减少。有宫中小内臣杀了人,逃避到皇宫。孙丕扬上奏要求逮捕,最终判其发配边关之罪。改任左都印史,他陈述三条台规,请求专管印玺、重视巡查、长期巡城,这被确定为法令。他又称:“乡里百姓的疾苦只有郡邑官员才能解决,郡邑的吏治只有抚按监司才能清正。请求订立条文颁布全国,奖励清廉,抑制贪赃,共同遵循官箴。”神宗都下优诏答复可行。万历二十二年,他担任吏部尚书。孙丕扬刚直不屈,众官不敢用私事来求他,只担心宫中太监来拜访。于是他创立抽签法,大选、急选,都听凭选人自己抽签,请托属意之事无法施行,一时间选人盛赞他无私。万历二十三年冬,神宗因为军政事务,贬责了两京三十多名言官。孙丕扬还在休假,就与九卿极力劝谏,神宗没接纳。又上奏劝谏,神宗更加愤怒,把他们全都除名。孙丕扬认为自己以白首之躯回朝视事,不举荐贤才无以报效国家。推举隐居的贤人像吕坤等人,皇帝内心一向不录用旧臣,全部压下没有批复。孙丕扬虽然年迈,神宗看重他老练清廉,对他眷念更深。他在家居住两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谥号恭介。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